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有關政策探討分析
本文針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出路問題,結合當前的污泥處置技術及發展趨勢,以及目前國內外有關污泥處理處置的相關政策文件,對污泥處理、處置費用及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引言
根據統計資料,截至2008年3月底,全國已有1320座城市污水廠投入運營,處理能力達9725萬噸/日,污泥產率按1.5t-DS/萬t-污水計,目前我國污泥年產量達532萬噸干重,折合含水率80%的濕污泥為2662萬t。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排放的污泥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污泥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環境壓力和經濟負擔。我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在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很多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成果的轉化率和貢獻率都遠低于發達國家,很多高新技術實際上成為“凝滯的技術”。污泥處理處置相應政策的不完善以及處理處置費用的是否真正落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污泥是否能得到有效處理處置,同時將影響整個污泥處理處置產業發展的方向。
二、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有關政策現狀
1、國外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規定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為各自不同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狀況,所以對污泥進行處理、處置的政策管理各不相同,即使地理環境相近的國家,其采用的策略亦有很大差異。作為整體的歐盟對污泥管理還是比較成功的,歐盟于1986年制定出了歐盟污泥農用標準指導原則,以規范污泥處置的相關標準。1986年6月12日,歐共體通過了“歐洲議會環境保護、特別是污泥農用土地保護準則”;1992年歐盟通過了“歐共體城市廢水處理法令(91/271/EC)”,禁止其成員國向海洋投棄污泥。1999年歐盟還頒布了歐盟填埋指導原則(European Landfill Directive)。這些文件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盟污泥處理處置的走向,污泥土地利用在歐洲的比例逐年增加,而焚燒相對經濟比較發達的歐盟來說也逐漸增加,比例也有增加的趨勢。由于相關的環保政策以及填埋場地的減少和土地資源的短缺,污泥填埋在歐盟逐漸減少。
美國的環境管理由環境法規、技術政策(BAT)及環境標準三部分組成。在污泥方面,美國對污泥管理制定了不少的污泥管理政策和規范。如美國于1991年12月31日起全面禁止了污泥海洋投棄。1989年初美國環保局提出了生活污水廠污泥處理和利用法則,該法則包括四種處置方法:土地利用、填地、場地表面處理、焚燒。1993年,美國環保局公布了40聯邦法規全書卷503污水污泥規則(PART 503 - STANDARDS FOR THE USE OR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美國1996年國家污水污泥調查表明,自美國環保局執行卷503 污泥規則以來,污泥金屬含量降低,污水污泥質量的改善非常顯著,所有金屬的平均濃度低于優質污泥限制,為其63%~94%。同時污泥循環利用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由于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污泥填埋的比例正逐步下降,美國許多地區已經禁止污泥土地填埋。焚燒處置污泥的比例基本維持在22%。
日本沒有制訂單獨的污泥處置法規,對污泥施用的限制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填埋、肥料等的相關規定中。例如,在土壤和地下水的相關法規中,在污泥重金屬和有機物方面,規定了27種監測項目,達到有效控制污泥污染和綜合利用的目的。
2、國內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
目前,“重力濃縮—機械脫水-外運填埋”是我國污水處理廠最常用的污泥處理處置工藝,但運行中存在很多問題。GB18918-2002的頒布規定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必須進行穩定化處理,常用的污泥穩定工藝有厭氧消化、好氧消化、污泥堆肥、堿法穩定和干化等,各工藝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工藝的選擇往往存在爭議。總體上看,我國的污泥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其處理處置處于一種無序的摸索階段,大量污泥隨意堆放、填埋,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目前我國污泥標準主要是采用《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還有2002年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它們對我國的污泥污染控制的作用仍然有限。
為有效規范污泥市場,近幾年來建設部陸續制定和發布有關污泥行業的標準,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CJ247-200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分類》(CJ/T239-200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園林綠化用泥質》(CJ248-200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泥質》(CJ/T249-200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制磚用泥質》(CJ/T289-2008),《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土地改良用泥質》(CJ/T291-2008)等。
此外,2009年2月18日建設部、環保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該政策不僅明確了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而且規定在安全、環保和經濟的前提下實現污泥的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技術政策中,明確了污泥處理處置的保障措施。
此污泥政策的出臺給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指明了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將促進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發展。
三、污泥處理、處置費用問題
根據以往的資料顯示,發達國家如美國及歐洲國家已占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的50%~70%而我國污泥處理投資只占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的20~45%。根據工程運行經驗,采用衛生填埋處置工藝,污泥經過濃縮+消化+脫水+衛生填埋,以處理混合污泥量10000m3/d,含水率為99%計算:污泥干固體處理總成本約為800元/t,1 t污水的污泥處理成本約為0.16元,與國內大型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部分成本0.3~0.45元/t相比,約占成本的35%~50%。
此外,采用污泥干化焚燒,其1 t污水的污泥處理成本約為0.3~0.5元。同我國征收的污水處理費用相比,目前征收的污水處理費用根本沒法解決污泥的處理、處置費用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第三章第十九條規定,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按照國家規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處理的有償服務,收取污水處理費。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收費、管理以及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污水處理費成本主要包括:污水處理廠的生產成本、管網維護成本、泵站提升成本、管理費用及折舊。而實際上,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費應是其運行實際消耗的生產要素成本總和。在我國的現行規定中,這些生產要素主要是:藥劑費、工資福利、大修檢修維護費、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遞延資產攤銷、貸款償還和管理費。但沒有明確污泥處理、處置費。按實際情況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物,污水處理應該包括污泥處理、處置。目前,在我國污水處理費征收尚不普遍,已征收的僅為0.2~1.0元/噸不等,有的根本沒有到位,不僅不能補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投入,甚至不能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可喜的是2009年由建設部、環保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已經明確了污水處理費應包括污泥處理處置運營成本。其中第一條規定 “地方人民政府應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污水處理費應包括污泥處理處置運營成本;通過污水處理費、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穩定運營”,第二條規定“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對于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按規定給予財政和稅收優惠;建立多元化投資和運營機制,鼓勵通過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這些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的保障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將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能夠長期、穩定地正常運行,緩解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給社會造成的環境壓力。
四、如何有效落實污泥處理處置保障措施
2009年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保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已經給出了明確污泥處理處置的保障措施,但真正如何實施和落實還需要一套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由于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所需費用昂貴及市場機制的不成熟,要依靠個別企、事業單位投資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更多的是政府參與污泥處理處置的市場,對污泥處理處置加以引導,對采用國家鼓勵和推薦的污泥處理處置最佳可行技術和設備,給予政策上的傾斜以及財政和稅收優惠。
在污水處理費用中征收污泥處理費用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對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的征收需要循序漸進。由于我國剛剛推行征收污水處理費,而現行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較低,無法保證污水廠的正常運行。推行在污水處理費中加入污泥處理、處置費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社會公眾的經濟負擔。所以相關管理部門在征收此部分費用時,應該循序漸進,充分考慮公眾的實際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收取的費用,不足部分由相關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加以解決。
在采取建立多元化投資運營機制和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的同時,應該加大對處理處置污泥公司、單位等運行的監督力度,且不可將其僅僅推給社會,而缺失對污泥最后是否能安全、環保處置的監管力度。
五、結束語
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水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污泥問題卻日漸突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污水污染控制的成效,污泥成為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的負擔,有不少污水處理廠因為污泥問題面臨停止運轉的威脅。可想而知,污水處理廠一旦停運,不但將造成投入的大量資金白白浪費,而且將造成環境的巨大污染,后果不堪設想的。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文件,這在很大程度上將促進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發展,我們應真正落實污泥處理處置的有關規定,循序漸進,統籌考慮,摸索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模式,逐步解決我國污泥污染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