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水回用技術領域看國內外差距
摘要:本文簡述了國內外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與前景展望。對中水回用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 ,認為膜生物反應器是污水處理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指出了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關鍵詞:中水回用;污水處理;膜生物反應器
一.背景
隨著現代社會工業的迅猛發展,城市用水量和廢水量急劇增加,水資源情況日趨緊張,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水資源緊缺的現實下,將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作為再生資源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勢在必行。
污水資源化就是將城市生活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作為再生資源回用到適宜的位置。中水處理即是采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化學方法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使之達到一定水質要求,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如用于沖洗地面、廁所、綠化、噴灑及景觀用水等。因其水質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間,故稱中水。
二.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沿革
1.幾種中水處理技術簡介
中水回用的處理技術按其機理可分為物理化學法、生物化學法和物化生化組合法等。通;赜眉夹g需多種污水處理技術的合理組合 ,即各種水處理方法結合起來深度處理污水,這是因為單一的某種水處理方法一般很難達到回用水水質的要求。發展到目前,中水回用的工藝流程有:
(1)生物化學法
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過濾→消毒→出水
(2)物理化學法
原水→格柵→調節池→絮凝沉淀池→超濾膜→消毒→出水
以超濾膜分離技術替了代上述工藝中的沉淀、過濾單元。
(3)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物化生化結合法)
MBR工藝概述
膜生物反應器 (Membrane Bio Reactor,簡稱MBR)是將生物降解作用與膜的高效分離技術結合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其處理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活性污泥池→超濾膜→消毒→出水(一體式)
對于中水處理流程選擇的一般原則是,當以洗漱、沐浴或地面沖洗等優質雜排水(CODcr 150~200mg/L,BOD5 50~100mg/L)為中水水源時,一般采用物理化學法為主的處理工藝流程即可滿足回用要求。當主要以廚房、廁所沖洗水等生活污水(CODcr 300~350mg/L,BOD5 150~200mg/L)為中水水源時,一般采用生化法為主或生化、物化結合的處理工藝。而物化法一般流程為混凝、沉淀和過濾。
傳統的生物化學法運轉時必須考慮到反應速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活性污泥的濃度,污泥濃度高,則反應速度就快。但考慮到二沉池不能過大,所以活性污泥的濃度就不能太大,從而影響了反應速率。污泥的沉降性能則取決于曝氣池的運行條件。嚴格控制曝氣池的操作條件是首要條件,因此也限制了生物化學法的應用范圍。為了克服這些不足,科學家們首先想到了用膜來進行固液分離。超濾膜分離技術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發展起來的。其原理是在一定壓力下,采用具有一定孔徑的分離膜,將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質、膠體、細菌和微生物截留下來,從而達到濃縮與分離的目的。其處理精度可達0.1微米。不會產生生化法那樣的氣味兒,污泥量少,無需進行污泥處理。同時啟動也十分方便,不必象生化法那樣接種和培馴污泥,因而操作方便。國外的研究資料表明,超濾技術作為中水處理的后處理技術,具有適應性強、對懸浮物、細菌和洗滌劑的去除率高,出水穩定等諸多優點。
2.中水回用技術的經濟效益分析
由于各種處理工藝的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差異較大 ,其運行費也不盡相同。由于省去了后續的沉淀過濾單元,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的一次性設備投資低于其它工藝, 但是處理成本(包括電費、藥劑、人工費及膜更換費用)略高于傳統生物處理及物理化學工藝。
今后 ,隨著膜分離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型膜材料的開發研制,膜價格不斷下降,處理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其應用空間也會更加廣闊。
因此,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MBR工藝具有出水水質良好、運行管理簡單、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是污水回用的適用技術,因此將成為 21世紀水處理工藝的熱點。
三.國內外中水處理技術現狀及進展
(一)中水處理技術概況
1.日本早在1962年就開始回用污水,70年代已初見規模。隨著回用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再生成本不斷下降、水質不斷提高,逐漸成為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90年代初日本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廢水再生回用的調查研究與工藝設計,在1991年日本的“造水計劃”中明確將污水再生回用技術作為最主要的開發研究內容加以資助,開發了很多污水深度處理工藝,在新型脫氮、脫磷技術,膜分離技術,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等方面取得很大進展的同時,對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進行了不同水體的工藝實驗。建立起了許多“水再生工廠。”
2.美國也是世界上采用污水再生利用最早的國家之一,60年代末就將膜生物反應器用于廢水處理, 7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污水處理。在美國,有300余座城市實現了污水處理后再利用;1987年以色列全國已有210個市政污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回用率達72%;1996年納米比亞溫得和克市污水回用量達到21000m3/d。
3.我國中水回用現狀
早在1982年青島市就將中水回用作為市政及其它雜用水,以緩解其面臨的淡水危機;北京市1984年開始進行中水回用工程示范,中水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的發展,1995年北京市已有中水設施115個,日回用污水已達1.2萬m3,中水建設已初具規模;各項技術指標達到CJ2 5.1 - 89我國《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或《北京市生活雜用水衛生標準》。
(二)最新的MBR處理工藝在國內外中水回用中的應用
1.國外膜生物反應器的發展現狀
美國早在60年代末就將膜生物反應器用于廢水處理在廢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研究始于 2 0世紀 60年代的美國,當時由于受膜生產技術所限,膜的使用壽命短、水通透量小,使其在投入實際應用中遇到障礙。70年代以后 ,日本根據本國國土狹小、地價高的特點對膜分離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大力開發和研究 ,使膜生物反應器開始走向實際應用。MBR工藝80年代后在日本等國得到了廣泛應用。日本某公司對MBR工藝的污水處理效果進行了全面研究,結果表明活性污泥-平板膜組合工藝不僅可以高效去除有機物,且出水中不含細菌 ,可直接作為中水回用。
目前,日本已有近100處高樓的中水回用系統采用MBR處理工藝。如日本第 36/37森樓和都飯店、北千住終點站大樓、東京都港區廳宿舍等,都采用膜好氧生物反應器,由好氧性的高濃度活性污泥法和超濾組件組合而成的水處理系統,所采用的超濾膜孔徑為 10μm,切割分子量為20000的聚丙烯腈平板膜組件,處理效果良好。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大力量。使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內容更加全面而深入,為90年代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進入90年代后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已經被廣泛接受。目前,這項技術已在歐洲、北美及亞洲一些國家得到較快的發展,并已在水處理的許多領域得到應用。
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還剛剛起步但發展十分迅速。MBR在我國的研究始于1993年。研究者對分離式MBR,抽吸淹沒式MBR,重力淹沒式MBR與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在城市污水處理方面進行的比較研究表明:各種MBR的出水水質均優于傳統生物處理工藝。
雖然近年來有關膜生物反應器試驗研究的報道頻繁出現,但是,目前在我國有關大規模實際應用尚未見報道。
四.結論
根據上述技術發展沿革及現狀,對國內外中水回用技術進展對比如下:
由此可見,我國在中水處理技術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15-20年,美國不必說,就是同在亞洲的近鄰日本,也把我們遠遠甩在了后面。因此應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加大技術研究開發力度,以縮短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發展壯大我們的水處理產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