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環境技術及對華合作現狀
1990年以來,瑞典在經濟總量增長44%的同時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9%。環境技術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使瑞典在實現減排的同時保持了經濟增長。減排給瑞典環境技術企業創新帶來壓力,也促進了環境技術產業發展、出口和就業。
中國被視為瑞典環境技術未來出口的主要市場,瑞典政府積極鼓勵本國環境技術企業出口,駐華使館、地區及專業協會、工程咨詢公司以及環境技術領域的中小企業構成了對華環境技術出口的網絡。中國在資源、環境領域正面臨巨大挑戰,環保、節能產品市場潛力巨大,有效利用瑞典在環境技術領域的先進理念、技術和產品,進一步擴大中瑞兩國該領域合作,將有助于加快中國建設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
本文簡要介紹了瑞典對環境技術的定義和環境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分類、瑞典環境技術產業發展及其對華出口現狀,并提出了進一步深化中瑞兩國環境技術領域合作的建議。
一、關于環境技術
瑞典對環境技術的定義引用了歐盟環境技術行動計劃(ETAP)中使用的概念。歐盟環境技術行動計劃包含了旨在提升環境技術和環境技術創新,以及推動需求和改善市場條件的所有活動。根據ETAP的描述,環境技術是指從生命循環角度看,通過現有或可能的解決方案給環境帶來明顯好處的相關產品、系統、過程和服務,重點是提高資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
清潔技術(Cleantech)的概念源自美國,較ETAP所指的環境技術相比,清潔技術更側重于能源技術,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清潔技術在瑞典被廣泛引用,其含義等同與環境技術。
二、瑞典對環境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分類
以歐盟的環境技術行動計劃(ETAP)為基礎,瑞典環境技術委員會(Swentec)對瑞典環境技術產品和服務作了如下分類:
1、空氣污染控制(Air pollution control),包括大氣污染物的處理和剔除;
2、生物能源(Bioenergy),包括燃料與技術,可再生燃料(生物燃料)以及利用諸如生物物質一類的可再生原料制造、收集和傳輸能量;
3、區域制冷(District cooling),包括生產、輸送和區域制冷設備;
4、區域供暖(District heating),包括生產、輸送和區域供暖設備;
5、提高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減少熱量和能量的使用或者流失;
6、環境顧問(Environmental consultants),提供環境領域的分析性服務和其它服務;
7、環境培訓及信息服務(Environmental training & information),提供環境方面的培訓以及來自專門研究機構或工作場所的信息;
8、水力發電(Hydro power),水力系統能量的生產、收集和傳輸;
9、噪聲處理(Noise protection),工作環境、居住環境 以及車輛和道路交通中的噪聲處理;
10、污染土壤修復(Soil remediation),包括通過熱運動、生物、物理/化學方法進行土壤凈化以及土壤清洗;
11、太陽能技術(Solar energy technology)太陽能的生產、收集和傳輸;
12、可持續發展的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包括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民宅和辦公室的改良以及室內空氣質量和可回收材料的控制;
13、系統、控制及監控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Control engineering & Monitor engineering);
14、運輸(Transportation),包括運輸系統;
15、廢物管理與回收處理(Waste management & recycling),包括廢物的收集、處理、生化處理、回收和存放;
16、水及污水凈化(Water & wastewater treatment),包括家庭、本地以及中心污水處理系統,工業和社區凈化以及污泥處理;
17、波力發電(Wave power),包括波力能量的生產、收集和傳輸;
18、風力發電(Wind energy technology),包括風能的生產、收集和傳輸。
需要說明的是,除去上述18個領域外,根據瑞典統計局的統計,從事與環境相關的產業,如可持續發展的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自然災害處理、生態旅游、生物多樣性以及從事電力熱力生產、廢物和垃圾回收以及飲用水生產、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和淤泥處理等市政活動的企業也被歸類為環境企業。
2006年,瑞典環境企業的總營業額達2210億瑞典克朗(約合370億美元),其中環境技術企業營業額占43.9%,其他營業額較大的行業還包括電力熱力生產、生態旅游和農業、廢品和垃圾貿易以及市政供水和水處理等(詳見附表1)。
三、瑞典環境技術發展現狀
根據瑞典國家統計局及瑞典環境技術委員會(Swentec)統計,目前瑞典共有約3500-4000家企業活躍在環境技術(或稱清潔技術)領域,其中約1200家企業出口。2006年,瑞典環境技術領域總的就業人數達4.6萬人,總營業額達970億瑞典克朗(約合16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約 250億瑞典克朗(約合42億美元),約占瑞典全部出口總額的2%,與瑞典的建筑木材、音樂產品和食品出口額相當。與2005年相比,2006年瑞典環境技術營業額增長了11%,出口額增長了19%,就業人數增長了13%。盡管與2003年相比瑞典的環境技術出口額增長了75%,但仍只占環境技術營業額的四分之一。在瑞典環境技術領域,營業額最高的是廢物處理、能源與氣候產品,出口最多的是廢物處理、能源與氣候以及水凈化產品。(以上統計數據以環境業務為主要或第二重要業務的瑞典公司為依據)
從環境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類別來看,垃圾處理(第15類)的營業額最高,2006年達238億瑞典克朗,其次分別為能源與氣候(包括生物能源、提高能效、區域供暖/制冷、水力發電、太陽能技術、波力發電、風力發電),約237億瑞典克朗;可持續發展建筑,約195億瑞典克朗;水及污水凈化,約 115億瑞典克朗;環境顧問,約104億瑞典克朗;空氣污染控制,約32億瑞典克朗;污染土壤修復,約32億瑞典克朗。
瑞典環境技術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大約78%雇員不足10人,雇員超過250人的僅占2%。由于缺少風險資本投入、商業人才不足以及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這些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困難,還不具備獨立承攬大型項目的能力。因此盡管近年來瑞典環境技術出口大幅增長,但瑞典的環境技術產業仍是有待開發、壯大的市場。
四、瑞典環境技術對華合作情況
據瑞典貿易委員會統計,目前共有約500家瑞典企業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分支機構,其中近40家企業涉足環境技術領域。當然還有相當多的瑞典環境技術企業已開展對華合作,但尚未設立代表機構,或出于商業保密原因未公開自己的業務。在瑞典環境技術對華合作過程中,瑞典駐華使館及駐上海、廣州總領館、國際開發署(SIDA)、貿易委員會等官方機構、地區或專業協會以及大型工程類咨詢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瑞典中小型環境技術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一)支持環境技術對華合作的瑞典官方機構
1、瑞典駐華使館及駐上海、廣州總領館:主要代表瑞典環境部、外交部等與中國環境領域官方機構開展對話,提升瑞典環境技術企業的影響力,近年來參與了包括可持續發展城市、可持續建筑、可持續交通、企業社會責任等項目,并推動歐洲木材協會(European Wood)、瑞典勘測公司(Swedesurvey)等對華合作。2007年瑞典駐華使館設立了環境技術中心(CENTEC),向中國企業推廣瑞典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特別是在城市發展、能源管理、氣候惡化控制、工業污染治理、污水和垃圾的處理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等領域;
2、瑞典國際開發署(SIDA):1994年-2004年,SIDA已投入12.12億瑞典克朗,共資助了包括高碑店水處理廠、撫順區域供暖等30多個環境技術項目,大部分為水和污水處理系統、能源以及區域供暖項目,其中普拉克(Purac)公司參與的水處理項目達9個。根據SIDA出臺的 2006-2010年對華合作戰略,到2010年中國將不再納入瑞典援助國名單,因此中瑞雙邊環境合作需進一步拓展。2003年以來,SIDA還向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TCED)提供資金支持,2007-2009年度達900萬瑞典克朗,瑞典環保署署長是國合會瑞方代表。
3、瑞典環保署(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1993年以來與瑞典國際開發署(SIDA)共同開展對華發展合作。2002年8月,瑞典環保署與中國環保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此框架下雙方開展了WTO能力建設、推動中國環境友好型企業環境保護與能力建設等兩個項目。2007年6月胡主席訪瑞期間,瑞典環境部與中國環保局簽署了新的合作備忘錄,水凈化管理、空氣凈化管理、化學品處理、生物多樣性、危險廢物處理、環境管理和工業環境技術等成為雙方合作重點。2007-2010年度,瑞方將提供2400萬瑞典克朗,與中方共同開展環保領域合作,其中主要項目包括造紙與紙漿工業二氧芑降低、化學品管理、DDT防腐漆替代品協助、飲用水保護等4 個項目。
4、瑞典貿易委員會(Swedish Trade Council):半官方機構,在北京、上海、廣東設有辦事處。為推動瑞典環境技術向全球推廣,今年3月資助和創辦“SymbioCity”出口平臺,匯集了700余家在綠色科技、可持續建筑、城市規劃、垃圾處理、節能等領域的瑞典企業,主要目標是向那些需要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提供節能、減排和改善水源等問題的解決方案。2008年4月瑞典首相訪華期間,瑞典貿易委員會與中方合作承辦了中瑞環境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二)地區或專業協會
1、瑞典環境技術委員會(Swentec):隸屬瑞典工商部,主要職責是加強瑞典企業在環境技術領域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力,提供瑞典環境技術企業信息,介紹瑞典不同環境技術領域的優勢、代表性企業及出口情況,推動瑞典環境技術企業出口;
2、瑞典環境研究所(IVL):主要開展環境研究,雇員170人,早在1980年代即開始對華合作。2002年在天津設有合資中心,通過訪問、戰略和研討會等形式為瑞典環境技術企業進行市場營銷并參與瑞典國際開發署在華項目,在呼和浩特、烏海可持續發展城市項目任項目主管,參與武漢環境技術中心項目;
3、可持續商業網絡(Sustainable Business Hub): 非營利性組織,瑞典南部Sk?ne地區環境技術企業組成的網絡,主要組織行業內的有關研討會、商業聯誼會、洽談會、商務訪問活動,幫助企業尋找資金合作伙伴,進行市場分析等。因Sk?ne省與廣東省、馬爾默市與唐山市是友好省市,對華合作主要圍繞廣東、唐山進行,包括與廣東環保工業聯合會建立可持續商業中心,并與南海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簽有合作協議等,目前正積極推動會員企業參與中瑞唐山曹妃甸生態城項目合作。
此外,開展對華環境技術合作的地區和專業協會還包括哥德堡地區商業中心、瑞典生物能源協會(Svebio)、瑞典設計聯合體(Swedesign Connection)、可持續瑞典東南公司(Sustainable Sweden Southeast AB)、瑞典皇家工學院等。
(三)大型工程技術咨詢公司:
1、Sweco公司: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部在斯德哥爾摩,2007年營業額46億瑞典克朗,員工5300人,在全球10個國家共有102家辦事處,其中歐洲87家。對華合作集中在培訓和城市規劃領域,現有項目包括天津東麗湖生態城(2006年)、上海崇明島生態城(2007年),唐山市生態城(2008年4月);
2、?F公司:國際技術咨詢公司,總部在斯德哥爾摩,2007年營業額39億瑞典克朗,員工3500人,在全球17個國家設有83家辦事處,主要集中在歐洲。對華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現有項目包括青島空氣治理項目;
3、WSP集團: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總部在倫敦,2007年營業額5.77億英鎊,員工9500人,市場分布在60余個國家,在35個國家包括中國設有辦事處,現有在華項目包括北京呼家樓、長春香格里拉房地產項目、南寧新機場及其他環境咨詢項目,WSP瑞典公司參與了部分項目環境技術咨詢業務。
(四)其它專業公司
普拉克(Purac,水處理)、恩華特(Envac,地下垃圾收集自動化)、萊克比水務(L?ckeby Water,水處理及生物氣體生產)、ITT水務(ITT Water & Wastewater,水和污水輸送、處理)、歐培肯能源系統(Opcon Energy Systems,能源)、斯堪的納維亞生物燃料(Scandinavian Biogas Fuels,生物氣體生產)、瑞典工業化學品公司(Specialkemi V?st)、Systemair節能通風設備、系統分離公司(Systemseparation,特種化學)、碳資產管理公司(Tricorna)、奧斯博格公司(C A ?stberg,管道風機制造)、Malmberg Water、SEAR、Powerpipe等。
綜上,中瑞兩國在環境技術領域的早期合作主要得益于瑞典國際開發署在華援助項目,這些項目帶動了水處理、能源和區域供暖等領域的瑞典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近年來,瑞典環境技術企業對華合作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可持續發展城市、水處理、垃圾處理、空氣凈化、能源、風力發電等領域,目前已設立的瑞中環境中心達5個(烏海、北京2個、武漢、廣州),還有近30個中國省、市與瑞方建立了友好省市關系,但雙方合作以互訪、研討為主,開展實質性商業合作規模還比較有限。
2007年6月胡錦濤主席訪瑞和今年4月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訪華期間,中瑞兩國對口部門簽訂了一系列環境、企業社會責任、能源、可持續城鄉發展協議,揭開了中瑞兩國環境技術合作的新篇章。瑞方認為,瑞典企業在環境技術領域領先的競爭力將有力促進中國城市化發展。今年5月瑞典貿易大臣比約琳在接待唐山代表團時亦將與唐山的合作稱為是瑞典在環境技術領域對中國長期、廣泛投入的開端。相信隨著唐山曹妃甸生態城等項目合作的推進,中瑞雙方在環境技術領域將有更多實質性合作。
五、擴大與瑞典環境技術合作的建議
(一)學習先進理念,加強人員交流與培訓合作
瑞典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環境法律法規、政策推進機制、制度建設等方面理念先進、經驗豐富,在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水處理、垃圾回收、建筑節能、區域供暖等領域技術先進,這些技術能夠對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帶來幫助。建議繼續擴大中瑞人員交流與培訓合作,一方面通過互訪、考察、短缺培訓方式,加強部門決策者、管理人員的環保理念,拓展視野、更新知識;另一方面通過研討、中長期培訓、專家交流等方式,促進雙方專業領域的交流,吸收借鑒瑞方好的經驗和技術。
(二)避免盲目攀比,探索適合中國的生態城建設模式
目前中國國內生態城建設蓬勃發展,包括天津、沈陽、重慶、唐山、新疆等地均在積極籌建生態城。但中外生態城建設有別,生態城建設中需要對相關方利益進行深入研究、協調,真正實現可持續運行需要多方努力,切不可一蹴而就,更不可在規模上盲目攀比。建議通過學習借鑒瑞典生態城建設經驗,培養一批具有管理能力和技術經驗人才,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環境技術產業,在實踐中探索適合中國的生態城建設模式。
(三)跟蹤先進技術,鼓勵創新與投資合作
瑞典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國家之一,在環境技術領域瑞典的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具備良好的創新合作傳統。1998年以來,瑞典工業發展署(Nutek)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環境創新獎評選,截至2006年共有180余項新能源、環境污染物替代、提高能源效率、廢物回收、新材料、生態技術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參加評選。瑞典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也積極推薦包括太陽能、波力發電、混合燃油、生物能源等領域的新技術。建議加強中瑞在環境技術領域的創新與投資,跟蹤瑞典環境技術發展新趨勢,鼓勵國內企業與瑞方開展環境創新合作、風險投資合作,提高中國企業環境創新水平,推動中國環保產業發展。
(四)加強友城交往,推進中小企業合作
瑞典的中小城鎮在城市規劃、利用本地資源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各具特色。瑞典各省市均設有地區性商協會、中小企業促進機構和環境技術出口網絡。加強友好省市交往是推動中瑞在環境技術領域中小企業合作一個有益方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瑞兩國已結成了包括斯德哥爾摩-北京、哥德堡-上海、斯科納-廣東、馬爾默-唐山等在內的30余對友好省市關系。建議在中瑞友好省市交往過程中,重點選擇雙方優勢互補的領域,協助雙方中小企業在環境技術開展對接,推進雙方開展商業合作,使友好省市間合作取得實質成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