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大動作 “濾”凈汾河水
汾河作為山西母親河,其水質好壞直接關系到沿途百姓的用水安全,但近年來,汾河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為早日重現“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美景,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那么,目前汾河治理現狀如何,水質有否改觀?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伐樹采煤亂排污 導致水量減少水質變差
河道兩側覆蓋著塑料袋、包裝紙等雜物,靠近路面、住宅的地方尤其嚴重;成堆的生活垃圾堆積在河道里;不到100米的范圍內就看到了7個從附近建筑中延伸出的排水管道,汩汩黑水不時傾瀉在河道中……近日,記者在汾河支流――玉門河西銘路段看到了這樣一幕。
其實,汾河生態的破壞從70多年前就開始了。”省環保局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說,抗日戰爭期間,管涔山上大量林木被日本人砍伐用于修路,新中國成立后的大煉鋼鐵、大開荒、興建水庫等政策,又使得管涔山脈的植被遭到破壞,隨著蓄水能力的下降,汾河水量逐漸減少。
“大工業的崛起對汾河生態更是致命一擊。”李景平分析,我省的煤田普遍具有水煤共生的特點,水在樓上,煤在樓下,采煤直接導致了含水層破壞,水量漏失,水質污染,同時還引起地面塌陷、水位下降、水井報廢、泉水斷流等。“由于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不經處理就直接排進汾河,還有一些企業為了私利,設暗渠、偷排污,汾河已是滿目瘡痍。”李景平介紹,2007年年底,汾河各監測斷面的數據顯示,汾河有66%已經成為劣五類水質,自太原以下的水體完全失去了生態功能。
多項環保舉措促使水質改觀
為改變母親河“雨季過洪水,旱季沒流水,平時流污水”的現狀,去年5月,省政府出臺《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方案》。隨后,全省重拳出擊,對汾河源頭和汾河沿岸3公里范圍內污染企業和污染項目進行徹底取締。破壞汾河生態環境及水質的資源開發活動、汾河沿岸違法排污口、不符合國家和我省的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企業、工藝、設備,該關停的關停,該淘汰的淘汰。即使合法,但影響汾河水質的企業,也要實施關停或搬遷。到去年年底,流域內沒有達標的重點企業全部實現了達標排放。
同時,寧武縣從保護、恢復、發展林草,提高汾河源頭植被覆蓋率出發,采取“投親靠友分散移,小村并大村集中移,建新村整體移和建敬老院安置移民”等四種方式進行動員,對地處汾河源頭的57個村莊7200人開始實施生態移民工程。
為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沿途各縣市都加大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已經由2003年的9座增加到61座,實際處理能力由每日44.4萬噸提高到每日117.38萬噸。
在這樣的多措并舉下,汾河水質有了很大改觀。到去年年底時,汾河靜樂橋斷面地表水質達到了三類標準,為近7年來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汾河斷面的監測數據顯示,汾河上游東寨橋斷面水質由去年的二類變成了一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