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發展中國家拒絕新氣候協議草案
外交人士周三表示,中國和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拒絕接受一項氣候協議草案中的核心減排目標,如在2050年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此時距哥本哈根會議召開還有五天時間。
外交人士告訴記者,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要求發達國家付出更多努力,并亮出了本國只可以接受哪些條件的“紅線”。這些國家的態度也許會軟化,但前提是發達國家需要做出更大幅度的減排承諾。
歐洲外交官說,這四個國家拒絕氣候協議草案中提出的核心目標,即在2050年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達到頂點,全球氣溫較工業化時代之前的升幅需限制在2攝氏度內。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德波爾(Yvo de Boer)在波恩告訴記者,他認為“這些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普遍接受氣溫升幅限制在2攝氏度之內這個目標”。他正在那里參加一個為哥本哈根會議做前瞻性工作的電話會議。
發展中國家希望在簽署氣候協議前,發達國家能承諾為減排付出更大努力。發展中國家擔心,發達國家會把抗擊全球暖化的責任轉移到自己頭上,影響本國經濟發展。
南非首席氣候談判官維爾斯(Alf Wills)說:“我們不能答應排放量減半這個目標,因為這個目標意味著……剩下的(減排任務)需要由發展中國家承擔。” 他的話部分地證實了歐盟外交人士的話。
維爾斯告訴記者,發達國家迄今做出的減排承諾遠未達到一聯合國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他明確表示,如果發達國家提高本國的減排目標,那麼發展中國家的立場有可能松動。
德波爾說:“印度……有四億人沒有電用,讓這樣一個國家減少絕對排放量意味著,也許四億人還不夠,得讓八億人沒有電用,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歧,兩年來的新氣候協議談判一直舉步維艱。如今的爭論則說明,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可能再度因“南北分歧”無法達成協議。
目前看來,哥本哈根會議已經無望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只能指望達成一項政治協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