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龍:莫讓三峽庫區成納污區
歷時十七年建設的三峽工程現在已經進入了工程掃尾階段,2009年9月份開始的175米實驗性蓄水是以后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高程,達到這個高程之后,三峽水域面積將會達到1084平方公里,總庫容高達393億立方米,成為全國不折不扣的水資源戰略儲備庫。
最近,我國大江大河污染問題再次成為焦點,像湘江、珠江等污染事件不斷,據了解,三峽庫區也不例外,大量的污水正在源源不斷的排放進三峽,是誰在污染三峽?
近日有媒體報道,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擬將全球最大的MDI化工生產基地落戶三峽庫區,計劃在2013年實現生產裝置的機械竣工,上述消息引起激烈爭議,一些環保專家擔心,該項目所隱藏的環境風險不可小視。
據報道,重慶巴斯夫MDI總投資40億元,是迄今為止重慶引進的規模最大的外資工業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銷售產值500億元人民幣的天然氣化工集群,利稅超過100億元,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庫區25萬人就業。而據投資方說,該項目環保投資高達6.96億元,廢水和廢氣排放完全能滿足環境要求。
顯然,當地政府看中MDI誘人的財稅前景和巨大的就業潛力。盡管該項目環保投資大,但筆者以為,在環境十分敏感脆弱的三峽庫區引進這樣一個風險極大的項目難以讓人放心,也是不明智的,需要三思而行。眾所周知,巴斯夫化工項目屬于高污染、高毒害、高風險,雖然有良好的防污染保障,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母親河,而三峽可稱得上是母親河的心臟,在“心臟”地帶建化工項目無異于埋下環境污染“BoB”,萬一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據了解,我國80%的化工企業環繞在大江大河周邊,形成極大的水污染隱患,僅巴斯夫中國公司落戶長江沿岸的就有揚子乙酰公司、長壽化工廠、長風化工廠等10多家大型企業。事實上,近幾年化工企業出事屢見不鮮。長江沿岸居住、生活著數億人,還擔負著南水北調重任,一旦突發污染事件,無疑是災難性的。
據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統計,20世紀70年代末,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不足100億噸,到2005年已達到300億噸。長江流域3萬多公里的河長中,劣于Ⅲ類水標準的,已由1998年19%上升至2005年27%左右。
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是一項政治責任,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關系到庫區及下游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峽庫區既有水利、發電、旅游功能,還有調節、凈化空氣的作用,筆者認為,任何建設項目尤其含有毒有害風險的化工企業,即使環保措施再完善,也會對水和空氣環境產生污染,對可能加重長江污染的化工項目一定要慎之又慎。希望決策者對任何項目的引進都要進行嚴格的環評,決不能為了地方經濟利益對污染項目的閥門洞開,破壞三峽生態,堅決防止三峽庫區成為“納污”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