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為清潔能源發展鋪就道路
一場與當初的互聯網革命比肩的新能源革命已經到來,電力處于這場變革的中心。
國家電網公司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發展,通過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為大規模開發、遠距離輸送和大范圍消納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強大的能源配置平臺。
根據規劃,到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裝機容量比2005年分別增加約15660萬、5018萬、9725萬和1820萬千瓦。按照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利用小時數分別為3500小時、7500小時、2000小時和1400小時測算,與2005年相比,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清潔能源發電量增加1.14萬億千瓦時,可減少煤炭消費3.93億噸標準煤,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0.88億噸。
大規模接納清潔能源,電網面臨挑戰
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凸現,傳統的火力發電面臨著環保與資源枯竭的雙重壓力。與此同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異軍突起,蓬勃發展。
清潔能源在電源結構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也對電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風能晝伏夜出,太陽能夜伏晝出,一個個變幻莫測,傳統電網對于大規模接納這些個性迥異的新成員,確實有些困難。
首先,清潔能源的接入,帶來了電網調頻、調峰與經濟運行問題。清潔能源大多與氣候條件聯系緊密,風電離不開風,太陽能發電更是離不開陽光,清潔能源發電大多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特點。這些特征打破了原有電網電能供給和負荷需求之間的平衡,給電網調頻、調峰及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影響。其大規模接入電網,也容易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沖擊。
此外,我國風能、太陽能資源集中在西北、華北、東北以及沿海地區,水電集中在西南地區,大多遠離負荷中心,必須依托遠距離輸電將清潔能源電力送到中部、東部和南部的負荷中心。
怎樣才能使清潔能源“發得穩、送得出、落得下、用得好”?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必然的選擇。
智能電網,提供強大的能源配置平臺
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涵蓋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各個環節,可有效地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清潔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具體來說,智能電網將首先解決我國清潔能源電力大規模、遠距離傳輸的問題。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將大幅提高我國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為我國七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和西南水電的開發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技術上,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建設了國家風電研究檢測中心和國家太陽能研究檢測中心,深入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并網技術研究,致力于解決風電等間歇式電源帶來的輸電功率波動問題,解決遠距離、大規模輸電帶來的各種穩定問題等。此外,國家電網公司積極跟蹤國外風電研究最新進展,在規劃、測試、運行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
國家電網公司還組織編制風電、太陽能發電并網技術規定,于2009年4月印發了《國家電網公司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修訂版)》和《國家電網公司風電場接入系統設計內容深度規定(修訂版)》;于2009年7月印發了《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試行)》。積極配合《可再生能源法》修訂。
2009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邀請國內主要風機制造企業和新能源發電企業,召開促進風電、太陽能電 力等新能源發展會議,共商發展大計。
通過一系列措施,國家電網公司積極創造條件保障可再生能源及時并網,全額收購。截至2009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的風電裝機容量達1243.8萬千瓦,占全國的77%。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