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脫硝一體化初獲戰績
近日,記者在洛陽精成化工有限公司看到,以往的黃煙消失了,廠區上空是一片藍天。該公司環保部門負責人興奮地對記者說:“我們采用了脫硫脫硝一體化新技術,不僅使排放的廢氣得到了治理,而且從吸收液中還可得到硝酸鈉,作為化工產品銷售,獲得了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臨沂金億化工有限公司、開封市茂源化工廠等企業也是這項新技術的受益者。這些企業以往都采用其他方法來治理氮氧化物,但是不僅脫硝效果不理想,而且投資高,設備復雜,治理難度相當大,成了企業的一大愁心事。這項技術由洛陽市天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與洛陽理工學院合作研發,目前通過了河南省科技廳的鑒定,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近年來,我國氮氧化物排放量隨著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而迅速上升,年排放量保持在1000萬噸的水平之上。據有關專家預測,若無控制,2020年我國氮氧化物排放量將達到3000萬噸。2010年,環保部對兩部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征求意見,《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硝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對煙氣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有了更嚴格的規定,中國大規模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序幕由此拉開,企業也紛紛尋求有效的脫硝技術和方法。
與煙氣脫硫技術相比,國內在煙氣脫硝實用技術的研究方面相對滯后。目前,控制煙道氣中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技術有低氮燃燒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等。在對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較為嚴格的地區,通常先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后再進行煙氣脫硝。當前煙氣脫硝的方法,無論是SCR法,還是SNCR法,多為國外引進,不僅投入大,運行成本高,年運行維護費用在千萬元以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脫硝和脫硫設施各自單獨運行,占用場地空間大,不符合中國國情。
在我國的脫硫技術中,有一部分具有脫硝的作用,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比較好的也只能達到20%的脫硝效果,遠遠不符合國家“十二五”的要求,不具有脫硫脫硝一體化意義。
如廣東順德一家熱電廠,上了脫硫又上脫硝,僅脫硝系統投資就達1.5億元,脫硝的運行成本費用每年高達4799萬元。所以,研制一種投資運營成本低、效果好、又具有明顯效益的新技術、新裝備,成了環保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經有關專家鑒定,煙道氣空氣脫硫脫氮一體化新技術的優勢在于,采用擁有自行設計的非催化高效空氣氧化器,將一氧化氮氧化率提高到90%左右,而傳統技術的氧化率不足50%,經水和稀堿吸收后,尾氣中氮氧化物濃度低于100毫克/標準立方米,達到國家最低排放要求。相對于傳統技術,該方法直接用空氣氧化,不需要催化劑,運行成本低,投資小,適用范圍廣,既可用于化工生產尾氣脫氮,又可用于燃煤煙道氣的脫氮處理,經濟效益好,凈化效率高,不會產生新的污染。根據需要,高效氧化器可以多級串聯使用,以滿足氧化度的要求;氧化器和吸收裝置可以隨意組合,達到最好效果,最終實現脫硫脫硝一體化的目的。
該工藝主要研發者之一、洛陽市天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史選增說,環保部指出,鼓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煙氣脫硝技術、脫硫脫硝協同控制技術以及氮氧化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上客戶的實踐效果很好,公司推廣實施脫硫脫硝一體化的信心大大增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