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中國輪子上的抉擇
汽車被譽為“改變世界的工具”,一百多年來,人類與汽車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對汽車的情感越來越濃烈,汽車讓我們走得更遠。如今,汽車多層次的價格和花樣繁多的車型,再加上國家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使中國人積攢多年的購買力釋放。但是,汽車保有量井噴式的擴張,對我們的資源和環境會產生如何的影響呢?
能源匱乏:“生存與發展”的呼喚
中國地面上跑得汽車越來越多,必然會考驗我們現有的能源供給和生存環境。
石油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根據《BP(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2009》數據,現在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儲量為1.258萬億桶(不含加拿大油砂)。按2008年年開采速度計算,還可開采42年。中國在資源的密集投入、工業化以及高速經濟增長的互動發展過程中,對石油等基礎性資源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2008年,中國的石油消耗量已高達3.757億噸,占世界能源總消耗量的9.11%。很重要的是,石油的一半消耗就用于汽車消費。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2008年中國汽車行業年度報告》(中經網)預測,到2010年中國石油總產量約1.85億噸,還不足汽車工業需求量的九成。報告提出:中國石油對汽車工業發展的約束越來越明顯,如果不在改進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中國石油供需缺口將越來越大,這不僅會影響全社會能源供應,還會對國家經濟安全產生巨大影響。
專家稱,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熱。溫室氣體正在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2009年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全球氣候峰會,全球77個國家匯聚一堂。該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氣候變暖已使全球自然發生狀況的頻率和烈度不斷增加,汽車正是污染大氣的罪魁禍首之一,有多種溫室氣體就來自汽車,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來自內燃機的燃燒,氯氟烴來自車內空調等。汽車尾氣排放更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并且因為是低空大氣污染,對人體危害更大。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認為,汽車必須做出改變,汽車所需的燃料也必須改變。治理汽車尾氣是個緊迫的問題,而解決問題最根本和最終的途徑就是改變汽車的傳統動力。
當“生存與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關注點,人類無法繼續徘徊和等待的時候,向來以創新為自身“生存與發展”根基的汽車廠家必然要適應新的“游戲規則”,適時推出新能源產品。
新能源:明天汽車的必然
石油資源問題、二氧化碳問題的問究,促使國內外很多汽車產品生產企業都在尋覓走低碳化發展道路。
什么是新能源汽車?我國2009年7月1日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中這樣寫道: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有專家總結,新能源汽車實際就是新燃料汽車和新動力汽車的總稱。
國外新能源汽車的開發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誰掌握清潔和可再生能源,誰將主導21世紀;誰在新能源領域拔得頭籌,誰將成為后石油經濟時代的佼佼者。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歐美各國很想通過發展新能源帶來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促使經濟復蘇,所以近兩年更加注重新能源的研發和利用。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通過頒布制定優惠的政策措施來促進本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
美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總統奧巴馬明確表示,到2015年美國要有100萬輛充電式混合動力車上路。日本主要走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路線,在歐美市場已上市的混合動力轎車,多半是由日本汽車公司生產銷售的。德國計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要超過100萬輛,2009年初德國政府通過的5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電動汽車研發“汽車充電站”網絡建設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在法國,買低能耗車有獎勵,另外法國政府從2008年開始,將投入四億歐元用于研發清潔能源汽車。
在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下,全球各主要汽車生產廠家都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步伐。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先后投入20多億元研發經費來進行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研發。
隨著全球汽車工業重心開始向中國市場轉移,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目前,我們已具備了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條件,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關鍵零部件體系,并開發了一批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小批量整車生產能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150多家整車企業中,從事混合動力客車研制和生產的廠家就有30多家。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制造體系逐步建立,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日益提升。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政府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并在2009年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了,到2011年要改造現有產能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左右的目標。國內許多企業已開始涉足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研制和生產,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縮小。
混合動力:已經翻開的第一頁
世界上每個新事物的產生之初都是不甚完善的,經過曲折而漫長的實踐過程才能發展壯大,或者被淘汰。新能源汽車要替代當今成熟強大的傳統燃料動力汽車更要經歷如此。新動力汽車的產生符合客觀規律,它的發展還需要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有力支撐。雖然車展上不乏出現新能源動力車型的身影,但是它們中很多只是掛上“新概念車”標簽,宣揚一下節能環保的理念,為企業打打知名度。對于價格不菲又不太合群的新動力汽車,企業推廣起來當然是慎之又慎。
在汽車已經成為大眾消費品的年代,在社會沒有配備足夠的生產力水平和廣泛的國民認知度的今天,新燃料汽車想要實現商業化批量生產,必然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和嚴峻的考驗。在當前形勢下,發展新動力汽車應當依托一百多年來傳統燃料汽車所積淀的動力技術基礎,而不是摒棄。循序漸進,從門檻較低的混合動力、電動的節能車型開始,先提高產品認知度、開拓市場潛力,再尋找和定位氫動能、核能等其他新型能源的啟動點和發展空間。
混合動力汽車是新動力汽車的領軍者,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混合動力汽車都進入了商業化生產階段。專家還預測,2009年至2015年之間混合動力車全球累計銷量將達到400萬輛,其中,2015年年銷量將從2009年的30萬輛上升至83萬輛。這種新動力車的成功正是來源于傳統,不放棄傳統燃料汽車所長。
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排名第二的是電力汽車。有人說,混合動力汽車是電力汽車的過渡產品。隨著混合動力汽車進入商業化推廣,電力汽車車型的推廣也漸漸浮出水面。美、德、日、韓等國家的汽車廠家均列出時間表,紛紛表示電動汽車投入批量生產指日可待。
另辟天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建議
新能源汽車來源于傳統動力汽車,而自身技術和成本上的弱勢,使它很難能和傳統動力排比看齊,需要在市場上另辟一片天地讓其“特立獨行”。
一、新能源汽車的生存需要政府的手。認知度偏低和成本偏高,讓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拓展受限。市場是產品的生命線,沒有市場就不能生存。政府應該推廣試點,即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另外,實行供求雙向補貼,給予新能源汽車廠家與消費者提供適度的免稅和補貼政策。這樣的話,政府既能優化配置社會能源,又為新能源汽車產品注入了生存成長的“營養劑”。
二、突破發展瓶頸,建設大企業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隨著新能源產業鏈延伸,關鍵部件的產業化、基礎原材料的國產化,成了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和瓶頸所在。大企業集團具有雄厚的智力支持、資金儲備和先進的產品技術平臺,夯實的產業基礎和集成能力,自然讓大企業成為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力和產業聯盟的龍頭。政府應該注資并鼓勵大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研究核心應用問題,構建產學研用平臺,通過集成和完善各種技術來推進新能源車產業化。
三、完善服務網絡和降低使用成本是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途徑。傳統動力汽車讓老百姓感到使用實惠和便捷,這既是現在新能源汽車做不到的軟肋也是新能源“汽車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在遍地都是加油站的今天,就算“基因不錯”的混合動力汽車也代替不了傳統燃料動力汽車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要為新動力車主提供網絡服務,可以先在商務區、居民區停車場配套安裝新式電源插頭以方便新能源汽車儲能。在降低成本方面,財政應該設立專項基金。
四、新能源汽車企業要仔細研究制定產品市場開拓戰略,按需求細化市場。可以在注重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旅游勝地進行區域化推廣,因為這些地方很排斥汽車尾氣的污染,所以汽油價格偏高。也可以通過每年組織各類型新能能源汽車進行速度、耐力和安全方面競賽,來達到宣傳和推薦優質車型的目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