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面臨挑戰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古人眼里,天氣變暖是大地回春、充滿生機的象征。然而,今天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卻變成了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嚴峻課題。
科學觀測顯示,1850年—2005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已升高,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增暖更為顯著。在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12個年份中,有11個年份都出現在1995年—2006年期間。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次評估報告結論認為,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人類活動可以通過改變大氣中這些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而引起氣候變化。同時,氣溶膠(微小顆粒物)和云也會影響氣候變化,人類活動會通過向大氣中排放氣溶膠而影響氣溶膠和云的變化。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變化可以改變地球氣候系統所接收到的入射太陽輻射量和外逸長波輻射量,這種對地球氣候系統能量平衡的影響就引起了氣候變化。自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主要通過燃燒化石燃料而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從總體上看是增暖的。
氣候變化已經對全球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部門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對農牧業生產、水資源供需、森林和草地生態系統、沿海地帶、人體健康等方面的影響較為顯著。例如,局部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發生,洪災損失日趨嚴重;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風暴潮、洪水、強降雨、干旱等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氣候變化還會增加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機會,危害人類健康。
過去一百年間,我國氣候變化趨勢與全球趨勢基本一致。2008年,中國仍然是較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9.6攝氏度,為1951年以來第7個最暖年,也是連續第12年偏高。全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54.8毫米,為近10年來降水最多的年份。沿海海平面為近10年最高,比常年高出60毫米。預測數據顯示,未來我國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氣候是人類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地球上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存都依賴于一個適宜的氣候環境。當變暖不再意味著詩情畫意,面對嚴峻的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抓住契機
200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政府公布了到2010年和到2020年萬元GDP二氧化碳減排目標。這讓保定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公布“減碳”目標的城市。以“減碳”目標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建設低碳城市的戰略,正使保定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指出,氣候變化對我國來說既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發展低碳能源,加強生態建設……這些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都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國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我國的一項迫切任務。同時,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面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等多重壓力。盡管如此,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沒有動搖。2009年11月我國政府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從1994年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方針、政策和實施原則到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出臺,從2005年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到2008年、2009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兩度發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國把應對氣候變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緊密結合起來,在致力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增量的同時,全面提高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我國開展了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植樹造林、開展交通專項行動促進節能減排、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等卓有成效的“減碳”行動。與此同時,我國還開展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建立大江大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體系和水資源保護體系、加強災害應急系統建設、加強氣候系統觀測、實施“種子”工程、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等多項適應氣候變化的工作。
共同參與
2009年12月3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了“中國地區氣候變化預估數據集2.0版”。新數據集將繼續應用于國內多個部門和單位的氣候變化對水資源、農業和林業的影響評估工作。
氣候科技已成為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氣象部門在氣候系統觀測網的建設、氣候變化基礎數據平臺的建立、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應對能力的提高、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實力的加強,以及科普宣傳等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在氣候系統綜合觀測能力建設,氣候模式研發、基礎數據庫建設、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研究以及氣候資源評估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
2007年6月,由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委聯合編寫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出臺,用以統籌協調和指導我國2007年—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工作,為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供了堅實的科技保障。
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2006—2010年)已安排節能減排和氣候變化科技經費逾70億元人民幣。我國正逐步加強國家主體科技計劃對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支持。
在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投入的同時,我國還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自1988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成立以來,我國參與了IPCC歷次全會和主席團會議。迄今,我國共有100多位科學家參加了IPCC評估報告和特別報告的編寫和評審。
在我國舉辦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即將舉辦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從建筑到交通,相關設計充分融入了“低碳”理念,大量采用了環保技術。這些重大國際性活動中的“綠色”舉措,既向全世界充分展現了中國關注氣候、關注環境的決心和能力,也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深入傳播到了全社會,公眾保護氣候的意識大大提高。
2008年10月,國際環保機構“氣候組織”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超過98%的消費者表示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并愿意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采取行動。近年來,對于應對環境問題,我國公眾顯示出了積極態度。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購買節能產品、使用環保洗滌劑、回收廢舊電池以及生活垃圾分類等環保行動已融入不少公眾的日常生活中。隨著社會對氣候變化關注程度的不斷加深,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的非政府組織也日漸活躍。
行業內的應對行動也在進行。2005年起,商務部等六部委在全國旅館業開展了綠色飯店創建活動,并于2007年制定了綠色飯店國家標準。國家林業局從1998年起開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國森林的碳匯潛力。能源行業瞄準了煤層氣的開發利用。抽采利用煤層氣既能為我國補充清潔能源,又能減少采煤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中。2007年9月,廣東省發改委正式啟動了《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計劃》。2008年,廣東省啟動了中英氣候變化影響與適應合作項目廣東試點工作。
在“彩虹氣象站”,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們分析了流經學校附近的一條長河對學校氣象站氣溫的影響,了解了河流影響使學校平均氣溫低于北京市平均氣溫的原因。
從國家科技創新的不懈努力,到孩子們的課外實踐,應對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的宏大工程匯聚了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竹外桃花、春江水暖,這幅生機盎然的圖景不應只在詩中,更不該只在人們的想象中。在嚴峻的挑戰中,我們也看到了巨大的契機。我們的努力,將使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步伐走得更加穩健而長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