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儲存面臨泄漏困境 或弊大于利
儲存電廠排放出來的碳,以減緩全球變暖,這一方法曾被人們寄予厚望。但是上周日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這一美好愿望很可能因為碳儲存存在泄漏風險而破滅。
到目前為止,盡管碳捕捉和碳儲存(CCS)技術仍處于試驗階段,但發達國家已經為此投入了數百億美元。
碳捕捉和碳儲存技術的初衷,是希望在電廠這一源頭即能“捕獲”碳,以阻止其被排放入到空氣中。這項技術希望能夠將捕獲的碳埋入深海或者通過管道送入諸如廢棄氣田這樣的地穴中。
支持者稱,該技術可以緩解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暖化,并為各國最終達成溫室氣體排放協議爭取時間,同時幫助全球經濟戒除對便宜而污染的化石燃料的依賴。
反對者則擔心,被儲存的氣體萬一回到空氣中,可能存在危險,并質疑這種做法的經濟成本。
新研究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就碳儲存問題作出評估:如果能夠捕捉足夠的碳,可以控制地球溫度上升2攝氏度,而這也正是去年12月哥本哈根協議所設定的目標。
在研究中,丹麥地球系統科學中心教授Gary Shaffer指出,把CO2儲存在海洋中的做法,將導致海水酸化,并對食物鏈構成威脅。而儲存的碳,也有可能在洋流和風暴的作用下,返回空氣。因此,將碳儲存在地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相對而言不必擔心泄漏,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地震或其他地質活動所帶來的潛在威脅。
研究還指出,儲存碳應像儲存核廢料那樣,避免對后代造成威脅,因此需要做好儲存上萬年的準備。這也就意味,每千年泄漏的碳不應多于儲存總量的10%,如果超出,則需要再從空氣中收集并儲存,以補償超額泄漏的部分。而這將會造成持續上千年的負擔。
“儲存碳的風險現實存在,因此碳捕捉和碳儲存技術不應作為解決化石燃料排放的對策。”Gary Shaffer說,“相反,我們應當限制CO2的排放,以減少大規模儲碳,從而減少由于儲碳泄漏而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
迄今為止,碳捕捉和碳儲存并不應當被視為最佳或最后的選擇,盡管在過去五年,這一技術,正逐漸受到發達國家的追捧。
2008年,G8峰會曾推薦,到2010年推出20項大規模碳捕捉和碳儲存示范項目。但位于法國的國際能源署(IEA)指出,“這仍是一項挑戰”。
據估計,在過去兩年里,各國共承諾260億美元用于碳捕捉和碳儲存項目。研究還發現,截至2020年,19至43個大型示范項目將啟動。
(原文見法新社27日報道 ‘Carbon Storage‘ Faces Leak Dilemma - Study)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