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學家5年監測發現鹽堿土夏夜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鹽堿土是否就該被看做一無是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專家們卻發現,荒漠鹽堿土不僅可以大量吸收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CO2),且其表現出的吸收能力已遠勝于植物所能做的。
每年全世界人們的碳排放量高達80億噸,但吸收和控制CO2的方法卻很有限,綠色植物、海水都具備吸收功能,微生物也有貢獻,但作用微小。與此同時,全球碳平衡估算結果表明,每年有相當數量的CO2去向不明,被稱為"CO2",直到目前科學家們對碳匯的地域分布、強度、形成機制等關鍵點上仍未達成共識。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李彥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到阜康等地的實驗觀測均表明,鹽堿土對CO2有吸收現象,夜間尤為明顯。在高壓蒸汽滅絕所有生命過程后,證實這種CO2的吸收過程是非生命的土壤化學過程。
"經過連續近5年的監測,我們初步可以定量檢測出這種吸收能力。"項目參與者副研究員王玉剛介紹,研究團隊檢測出,每平方米鹽堿土每年可以吸收62-622克的CO2,其吸收量相當于植物的兩倍至15倍,因為即便是熱帶森林每年每平方米的吸收量也僅為30-40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那么可初步換算出我國每年得益于鹽堿土吸收的二氧化碳至少為6146千噸。
研究還發現,季節是決定吸收量的一個因素。鹽堿土夏季活躍、冬季懶惰;白天基本休眠,晚上才出來工作。
現在擺在項目組面前的問題是,它是怎樣做到的?綠色植物將大氣中的CO2轉化成有機物,提供最基本的物質和能量來源,從而形成森林的固碳效果。可是,鹽堿土如何完成吸收過程,又是怎樣固定下來的呢?
據介紹,李彥推測荒漠區的鹽堿土很可能類似"干涸的海洋"。海洋只有單一的大氣交換界面,土壤卻是一個具有巨大表面積的多孔介質,與土壤空氣接觸面要比海洋高幾個量級。對此也有人質疑:"如果堿性土壤吸收了CO2,為什么仍然保持堿性?"對此李彥研究員認為,鹽漬化過程使土壤pH值向反方向發展,這也就容許了CO2的持續吸收。當然,目前可以確認的只是鹽堿土對CO2的表觀吸收,吸收機理、過程等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將來您家里除了擺盆仙人掌或吊蘭凈化空氣外,還會換上一盆原生態的鹽堿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