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爾和臺北兩案例為上海垃圾處理支招
垃圾處理難,是在城市環境領域困擾上海的頭等大事,其中尤其以垃圾回收利用和垃圾填埋場的可持續發展最為棘手。國內的很多專家曾斷言,以目前的垃圾處理技術和國民的素質是無法破題的。
不過在世博園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兩大難題卻有了解決方案。
蒙特利爾垃圾場變公園
從采石場到垃圾填埋場,再到城市公園,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花費了42年的時間,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垃圾場足有300個足球場大
如今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城市公園,其真正的名字叫“圣?米歇爾環保中心(簡稱“CESM”)”。加拿大魁北克省國際關系部部長皮埃爾?阿坎德告訴記者:“CESM占地192公頃,早在1968年之前是加拿大一個重要的采石場。”
自1968年起,這塊場地開始接收4000萬噸垃圾,填埋深度達到了60米。一位來自蒙特利爾的展館工作人員說:“192公頃足有300個足球場那么大,也許當時地球上也沒有再大的垃圾填埋場了。這也說明蒙特利爾市當年是怎樣狂熱地發展并產生消費垃圾。”
如此大量的垃圾不可能不對環境和本地區構成潛在的巨大危險。皮埃爾?阿坎德告訴記者:“1995年,蒙特利爾市政府提出一項修復計劃,旨在將這座垃圾填埋場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園。”
掩蓋垃圾方案實驗一年
要變身成公園,首要的工作是對60米厚的垃圾堆進行覆蓋。“我們曾經在場地的幾塊地上對三種方案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實驗,才決定哪一個最終覆蓋的方案最好。”皮埃爾?阿坎德說。
在蒙特利爾案例館記者看到,對垃圾堆的覆蓋達到7層,厚度達到1.5米。最接近垃圾堆的是15公分的石塊和水泥,隨后分別是排水層、無紡布層、沙層和防止滲透的保護土層,最接近地面的則是用于綠化的植物土層。而就是這最后15公分的土層,是利用回收落葉生產的堆肥混合而成的。如果沒有這一創舉,就必須使用腐殖土,這樣一來,就要刮掉可耕種土壤的表層并使之貧瘠。
最難控制的沼氣用來發電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垃圾填埋場最難控制的是垃圾產生的沼氣和垃圾浸出液。沼氣溢出后不僅會造成溫室效應,如果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發生爆炸。“我們在垃圾層中逐漸鋪設了一套由375個豎井組成的沼氣收集網絡。沼氣一邊產生就一邊被吸入井中,并通過連接豎井和吸氣系統的20公里收集管網輸送到加斯蒙發電廠發電。”皮埃爾?阿坎德說。
為了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垃圾浸出液被水泵以每天大約2500立方米的流量泵出。垃圾浸出液經過氧化預處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并輸送到蒙特利爾市政府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2020年將成為城市新綠地
如今的CESM,設有巖石環繞的湖泊、八面來風的平原、覽勝探幽的樹林、露天劇場以及游戲和休閑場地。
到2020年全部建成后,這個場所除了增加市民可以親近的大片綠地,還是進行教育的好地方,一座真正的公眾實驗室,讓人們進行創造和創新,解決科學難題,探討可持續發展。
臺北今年有望實現“零填埋”
垃圾是一座城市的頑疾,但在臺北案例館,顧志康告訴記者:“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顧志康就職于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在臺北案例館,與另外一位同事被戲稱為“環保雙帥”。
城市不再為垃圾所累
顧志康參與到上海世博會來,與臺北館的主題之一“資源回收”有關。走進城市案例實踐區臺北館,一座新的環保城市展現在游客眼前。全館最后一個展廳的一角,壓軸展示的是臺北市十年來“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的實踐。
“2009年,全市家庭日均產生垃圾1009噸;2000年,這個數字為2970噸。10年減產三分之二。”館內的這一組數字讓人看到臺北市10年間的環保努力,顧志康介紹說,在臺北,舊家具、舊自行車整修后可作“二手貨”出售,“廚余垃圾”也能物盡其用,有的可以喂豬,有的可以制成肥料,免費發給市民養花,焚燒垃圾的灰渣可做環保水泥等。他著腳下的灰色地毯說:“這水泥用的就是垃圾灰渣原料。”顧志康說,“臺北市今年就有望實現‘零填埋’。”也就是說,從此這個城市將不再為垃圾所累。
“垃圾不落地”成全民習慣
案例館館長陳慶安說,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臺北館所展示的“資源循環、永續社會”案例特別受到民眾關注。考慮到臺北館每場次皆有人數限制,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性,館方決定在館外舉辦垃圾分類體驗活動,借由實際操作,讓參觀民眾了解臺北市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資源回收,并更進一步推廣環保理念。陳慶安表示,臺北市從“垃圾不落地”、“垃圾費隨袋征收”,到即將于今年底前達成“垃圾零掩埋、資源全回收”目標,每一階段都是臺北市全體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陳慶安介紹說,1996年臺北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動,培養民眾形成定點送交垃圾的理念和習慣。2000年,推出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辦法,要求市民使用收費垃圾袋,除了不收費的廚余垃圾,別的垃圾,扔得越多收費越高。可回收的家庭垃圾,如紙、塑料、玻璃、易拉罐、舊衣服、廢電池等,都可以免費送交,前提是必須分類。
記者手記:垃圾處理需要時間
臺北和蒙特利爾兩大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臺北案例。
臺北在垃圾回收利用的過程中幾乎很難見到高深莫測的科學技術,而是從細微之處著手,逐步培養老百姓垃圾分類和高效回收利用的習慣。盡管也花費了一些周折,前后也經歷了十余年,但用心做了也終于得到了收獲。
在企業館區的萬科館采訪時,記者看到萬科館內最大的4D劇院所播放的影片,其中就有向臺北致敬的環節。工作人員說,這正是萬科老總王石在臺北考察時,受到觸動最大的地方。
而在蒙特利爾案例,展館用一個垃圾填埋場的“前世今生”告訴上海,垃圾填埋場也能變成公園綠地,但這需要合理的科學技術和審慎的態度。
圣―米歇爾環保中心在整個變身的過程中,光花在試驗的時間上就多達十余年,這一切都是因為土地不可再生、環境不可再生。
縱觀兩個案例,記者發現解決垃圾處理問題關鍵在于時間,無論是習慣的培養也好,還是技術的反復實驗。
垃圾處理不是建樓或拆房,習慣了中國速度、上海速度的國人也應該明白這一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