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好水 源源釋放發展動能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句歌詞唱來婉轉優美,有時聽來卻讓人尷尬,因為太湖水質一度不穩定,猶如“走鋼絲”。隨著最近天氣轉熱,太湖藍藻會不會再度暴發又引起各方關注。記者上周到太湖邊的蘇州市吳中區采訪,發現隨著多重水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太湖水質已有改善;尤其東太湖,吳中區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以“主動犧牲”換回了“江蘇境內太湖區域最好的水質”。
吳中區委書記金海龍說:“保護太湖,是為我們增添財富而不是包袱。在今天,保護太湖山水是一種重要的執政能力。保護,并不意味著不發展,我們的新觀念是,什么有利于生態環境,就發展什么。”在人口和經濟載荷的重壓下,保護 “最美太湖水”不容易,而要在保護“最美太湖水”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更不容易。
村村都建污水處理廠
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蘇州市的經濟發展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000元左右,但吳中區環太湖沿岸的村鎮是給全市“拖后腿”的 ――這里幾乎集中了蘇州最“窮”的村鎮,其中金庭鎮(原西山鎮)農民年均純收入僅9000多元。
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委員、金庭鎮黨委書記盛解元說:“其實,以前我們這里的采礦業很發達,本地有種說法叫‘(炸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近幾年,金庭鎮陸續關閉了全部采礦、建材、化工企業,并在采礦區全面恢復綠化。“現在除了食品深加工,環太湖村莊堅決不引進其他工業。不僅防止新的工業污染,我們還要治好生活污染,現在金庭鎮 12個行政村都建了污水治理廠。接下來我們要力爭做到污水處理點覆蓋63個自然村的70%。”正是這樣的“主動犧牲”,提升著太湖水質。
在金庭鎮涵村,一座日處理量300噸的污水處理廠即將投入使用,由于村民居住分散,管網的鋪設長度大大高于常規。“這個廠投入300多萬元,都是金庭鎮和吳中區拿出來的,村民不需要負擔。”金庭鎮環保助理鄧國增介紹,用于污水處理廠的財政投入至今累計已達1500萬元,這對于全年財政收入4000萬元的金庭鎮,真是難能可貴。
從滿湖養魚到只養大閘蟹
擁有絕大部分太湖水面面積的吳中區,在2008年啟動了東太湖網圍養殖的整治工作。
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小林告訴記者,在網圍養殖之前,太湖水產以捕撈為主,結果茭草叢生,造成了水體污染。1996年興起網圍養殖后,這一狀況得到改善。然而,2007年藍藻大規模暴發,給太湖周邊市縣敲響警鐘,江蘇省為此決定整治太湖上的網圍養殖。 “從2007年底到2009年1月,先后拆除了東、西太湖20.4萬畝網圍,其中19萬畝在吳中區。”
大規模拆除網圍設施后,太湖浪大了,會把水底泥沙翻攪上來,這有利于太湖的生態恢復。同時,太湖漁業管委會和吳中區積極采取水體養護措施,“現在每年春天向湖中投放大量濾食性花白鰱魚,它們以藍藻為食,可有效抑制藍藻生長。”
如今的太湖里不是還有圍網嗎?記者問。“那是養大閘蟹的。”王小林解釋:“同樣一畝網圍,養魚能產1500斤,養大閘蟹只能產150斤。喂大這1500斤魚要投入餌料,餌料對太湖生態環境來說是‘外源性’的,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而大閘蟹的食料水草、螺螄等湖里本來就有。”只養大閘蟹不養魚,太湖水產養殖業實現了“科學轉型”。
生態環境是持久的生產力
太湖水質好多了,一湖好水正在轉化成發展優勢。吳中區在生態、農業、旅游和文化的結合點上做文章,主打“休閑文化旅游”,發展生態旅游和現代農業,吸引中外游客在太湖山水、古鎮古村中感受“人文吳中”。金庭鎮沒有一家洗腳店,也沒有一家卡拉OK,卻以自己特有的古村落風情引來大批游客。2009年,光顧吳中區的中外游客達到1297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11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8%。
記者還獲悉,江南幾所高校為太湖山水吸引,正打算到吳中辦分校。
吳中人說:生態環境是一種魅力和吸引力,保護好了還是持久的生產力。說得真好,人們已經看到:這種“持久的生產力”正在太湖邊源源釋放發展動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