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成為“造碳大戶” 購碳排放指標成航企首選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熱點。目前,大多數航空企業都在通過購買排放指標的方式,來完成碳減排任務。民航專家對此表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并不適合完全依靠市場措施完成減排。
數據:民航成為“造碳大戶”
今年6月,一架從北京至廣州的國航飛機通過自愿減排的方式,中和抵消了飛行所產生的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成為中國民航首個“零碳航班”。
據介紹,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國航特別選用了空中客車A330這種高燃油效率的客機來執行此次 “綠色航班”。該航班的飛行時間約為3小時,約消耗航空煤油18噸,排放二氧化碳57噸。飛行結束后,國航在北京環境交易所進行企業自愿減排,通過購買碳排放指標,最終實現本次航班的零排放。
國航此舉顯示了該公司的環保意識,也凸現了民航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迫切性。事實上,1990年以來,在整個工業碳排放下降12%的同時,全球運輸業碳排放卻增長了36%。其中,航空業碳排放增長勢頭最迅猛。
質疑:中國有自己的減排方法
然而,僅僅是強制企業購買碳排放指標,究竟能不能起到促進全球碳減排的作用?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與航空運輸大國,與發達國家實施同樣的減排標準,究竟是否公平?面對這兩個問題,不少國內民航業人士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見。
東方航空董事長劉紹勇認為,中國作為國際民航組織一類理事國、航空運輸量排名第二和國際航空運輸排名前十位的國家,擁有一套適合自身特點減排做法。那便是:不斷優化航路,讓飛機盡量飛直路,減少飛行距離,來減少碳排放。
據悉,2009年,中國民航僅通過開辟“臨時直飛航線”,就縮短了飛行距離1580萬公里,節省航油消耗8.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萬噸。在北京、上海、廣州機場開展“橋載設備代替APU”(飛機輔助動力裝置)專項試點,2009年節約航油3.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1萬噸。在中國民航局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各航空公司相繼開展了以倡導“綠色飛行”為主題的運營改進和碳抵消行動。未來,中國民航局還將在航空代用燃油方面尋求國際合作,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案例:美聯航減排取得成功
同樣,作為全球民航業碳減排工作成果最顯著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聯航自2004年以來,通過優化飛行路線、尋找替代能源等途徑,共節省了10億磅燃油,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于種植了42萬5千公頃的松樹林,但其減排方式,卻和中國民航業如出一轍。
據美聯航高級副總裁James-Keenan透露,該公司是空中交通管制(ATC)現代化的大力倡導者。通過基于微型的ATC系統,2008年美聯航一架從澳大利亞飛至舊金山的航班,單次飛行便節省了1500多加侖的燃油,碳減排量高達12%。與此同時,美聯航還在機隊中增加了寬體飛機的比例,因為在運送相同數量的旅客的情況下,寬體機能節省近30%的燃油。
在推進替代燃料方面,美聯航也同樣積極。今年4月,美聯航成為美國第一家以天然氣合成燃料為動力的商業航空公司。在地面清洗發動機時,美聯航還購買了一套僅用水便能清洗的節能系統,不再需要從前那樣讓飛機白白地滑行。
專家:買指標不如搞節能
中國民航代表團團長馬湘山博士曾公開指出,中國民航并不反對基于市場的措施,但認為技術措施是當前減排的主要工作和優選路徑,與其花錢買排放,不如腳踏實地減少航空排放。
近年來,中國民航正以超過兩位數的速度高速增長。去年,在全球民航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民航的增長幅度依舊超過了10%。目前,外航飛往中國的航班量,遠遠高于中國民航飛往外國的航班量。中國民航市場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航空公司未來重點開拓的市場,但中國卻沒有針對外國飛往本國境內航班的碳排放收費政策。
對此,中國政府應抓緊出臺應對措施,保護中國航空業健康成長,這符合民航業作為基礎產業發展的需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