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的治污糾結
石藥中潤所排放的污水主要形成于生產抗生素原料的過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在托克托工業園區,中國制藥投資了一條完整的原料藥產業鏈。除石藥中潤外,還有中抗糖業、中禾制藥等公司,其中前者向石藥中潤提供原料,而石藥中潤向后者提供用于生產抗生素的青霉素工業鹽、阿莫西林原料藥以及抗生素中間體。
工業園區副主任肖文偉對本報表示,石藥中潤的青霉素生產線污水排放量確實很大,而且,“到現在為止,石藥中潤都處理不了所產生的污水”。
一名制藥行業工程師為本報分析,青霉素本身不是污染源,但生產過程中發酵產生的菌絲體,如果不加處理,放任在空氣中氧化,就會成為嚴重的污染源。
此外,萃取青霉素,需要使用乙醇、丙酮、丁酯、丁醇等溶媒,這些溶媒若未經適當處理而殘留在污水中,則也對人體有害。
舍不得治污成本
制藥污水治理,其實并不很難。
肖文偉曾在網上讀到過有關溶解、發酵新技術的信息,但石藥中潤并沒有加以采用:“人家添加一種東西,(可以)做到不揮發了。”
上述制藥行業工程師也告訴本報,對于青霉素原料藥制造企業,比較徹底解決污染的辦法,是采用新工藝。
簡單來說,青霉素的生產過程,是使用淀粉、玉米漿等營養原液,加上一些化學微量元素,比如磷、鈣、鉀等,以調節其酸堿度和營養成分,混合在一起加以發酵。新工藝的關鍵,是改良微量元素添加劑的配方。
這種新工藝2007年傳到中國,石藥中潤投產于2005年,沒能趕上新工藝成熟的時機。 但即使是不采用新工藝,也還有辦法較大程度地降低污染程度。
例如菌絲體,其實是很好的土壤復合肥料。較好的生產工藝,是將菌絲體撈出,曬干或烘干,做成富含氮、磷、鉀的肥料。
菌絲體制成肥料的全套工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和電力,細算下來,與做成肥料售出的收益相比,更不劃算。這也許是石藥中潤棄之不用的原因。
處理殘留的溶媒,需要工廠自身配備的一級污水處理設備。如果處理不徹底,則會對工業園區內的二級污水處理設備造成極大的損害。
處理污染并非技術難題,放松治理主要是由于治污成本太高。肖文偉估計,以石藥中潤目前所排放污水的化學需氧量(COD)來看,如要達到排放標準規定的120以下,每噸污水需要增加50元左右的處理成本。石藥中潤每天排放污水7000噸,也就意味著每天增加35萬元治污成本,一年就是1億多。
而據《內蒙古晨報》的報道,2007年青霉素價格猛漲之時,石藥中潤的利潤也只有2.2億元。 “現在"三廢"的量已經太大了,如果滿產的話,"三廢"更解決不了,量太大了。所以我覺得它(石藥中潤)維持不了多久。”肖文偉說。
只收購不管理的聯想
面對本報的質詢,一名自稱石藥中潤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陳先生回應稱:廠區環保工作在同行業名列前茅,環保投入也很多,并不存在媒體所說的嚴重污染。
但就在2011年12月29日,托克托縣政府才剛剛向石藥中潤下達了停產整頓通知,責令石藥中潤立即停止污水排放,完成整改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生產。
石藥中潤其實已數次被內蒙古環保部門要求整改。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網站顯示,在2005、2006及2009年,石藥中潤因污水排放超標被環保部門要求整改。2011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還對其罰款50余萬元。
作為大股東的聯想,似乎并未將其多年來所積累的管理經驗和所標榜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注入石藥集團。聯想控股只空降了趙令歡到中國制藥當執行董事。
進軍醫藥行業,是柳傳志將聯想控股打造成資產管理實體的步驟之一。近年來,除醫藥行業外,聯想還向大農業、煤化工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布局。
對于聯想來說,2007年以8.7億元人民幣從石家莊市國資委處全資收購了石藥集團,確是劃算的交易。收購當年,中國制藥即告盈利增長29倍。
但2011年中國制藥股價已跌破凈資產,最新股價為1.83港元。
凱基證券分析師徐德仁表示,污染事件的曝光,將令中國制藥股價雪上加霜。2011年衛生部發布的抗生素限用令、各地環保意識的加強,一方面令這個市場需求大減;另一方面又抬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短期政策不會放松,因此從制劑到上游原料藥,形勢都不容樂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