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莫成“垃圾箱”分類
南京奧體附近某小區住戶發現,樓下的公共垃圾箱從3個減至2個,不分類的那個垃圾箱取消,只剩“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可人們丟棄垃圾還是老樣子,廢紙、果皮、瓶子等混雜在一起。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在南京已有不少,但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按照垃圾分類的標準丟棄垃圾。即使扔的時候已注意區分,可保潔人員清理時還是“一鍋端”,垃圾分類形同虛設。
實行“垃圾分類”,方便對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物等有害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對廢紙張、廢塑料等則可直接回收或再生循環使用。但不少人認為垃圾分類回收是政府的事,同自己不搭界。有人說,家里無非果皮紙屑、瓶瓶罐罐之類的小垃圾,每天分開扔還不夠一袋,家中得準備好幾個垃圾桶,放都沒地方放,實在麻煩。還有很多有心配合的市民犯難,到底什么垃圾是可回收的、什么是不可回收的,不大搞得清楚,只能憑感覺走。
南京提出今年內將在六城區實施垃圾分類,到2015年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垃圾分類,不是簡單的垃圾桶分類,需要每位市民的積極配合,其間有個磨合的過程。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設備投入和發布號召,還要持續完善這個制度,比如關閉敞開式垃圾站、開通專人定時定點回收分類垃圾等。宣傳方面也需要多一點操作性強的辦法,比如從家庭和學校入手,小手牽大手,讓孩子督促家長。
推行垃圾分類,有不少經驗可以借鑒。比如韓國在超市里有專門收集廢電池、利樂包裝及飲料瓶的箱子,日本每周定期回收不同種類的垃圾,隨意丟棄或者不嚴格分類者將受重罰。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絕大多數市民的一種習慣,我們還有不少路要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