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生態承載力見底?古人和今人展現不同應對模式
“人類需求日益膨脹,早已超出漓江原生態承載力。”桂林市水利局總工程師陽幼生稱,人類必須大幅度提升漓江生態承載力,才能應對自身對漓江的大幅度索求。
5月29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起主辦,上海大眾汽車全程戰略支持的“藍思•眾享氣候變化觀察團”(簡稱觀察團),從興安縣城驅車27公里,來到沸騰的川江水利樞紐建設現場,在深切體會人類改天換地神力的同時,也在為一個詭異邏輯而糾結:人類充分利用生態的前提,必然需要徹底改造生態嗎?
青翠山巒環抱之間,灰白基色的川江水利樞紐拔地而起。攔河壩高83米,工人如蟻攀附其上,連著龐大的層層角架,恍眼看去,如身披枷鎖的白袍巨人,虎視萬里群山。據了解,該水利工程6月25日封堵,7月底下閘蓄水,屆時怒濤峰涌,眼前青峰將變成一片汪洋,觀察團來往所經蜿蜒山路,頓成水下世界。
川江水利樞紐是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中的一個,尚有斧子口(最大壩高76.5 米)、小溶江(最大壩高89.5 米)等兩個控制性水利工程。項目業主桂林市大禹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四順介紹,三工程總庫容合計4.38億立方米,其中設置防洪庫容1.952億立方米,可調配水量2.53億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資40.47億元,中央、地方呈七三開投資比例。
“桂林的原生態早已不敷所需。”陽幼生稱,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下,漓江源頭貓兒山水源涵養確實有減弱跡象,“但這不是問題關鍵”。
陽幼生介紹,貓兒山八十年代出水流量7.12方/秒,而桂林城區加靈川、臨桂兩縣人口近百萬人,每天向漓江取用的總水量達60萬立方米,相當于每秒7個立方米的流量,就是說漓江成流全憑降雨,“這個起源水連讓人喝都不夠。”
如此狀態下,人力自然要補天工不足。1960年青獅潭樞紐水庫蓄水,總庫容6億立方米;1986~1990年當地實施以青獅潭水庫為補水水源的漓江一期補水工程,設計補水目標流量為30方/秒;1999年~2006實施了以思安江水庫和五里峽水庫引水工程為補水水源的漓江二期補水工程,設計補水目標流量為45方/秒;目前正在建設之中的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是漓江補水三期工程,設計補水目標流量為60方/秒。
“60方/秒流量也僅僅是一個保底數。”陽幼生介紹,預測到2030年,桂林市總用水量將達到117萬立方米,加上農業、生態環境用水,漓江河道水量必須保持60方/秒才能基本維持水體自凈,而目前,漓江實測日流量小于60方/秒的多年平均天數達196天,自然水量半年時間無法滿足生態環境用水要求,河床水面縮窄,灘涂裸露干化,水生生物和親水河岸植物的生存空間緊縮,生物多樣性生存空間被破壞,生態環境呈惡化趨勢。
陽幼生稱,川江、斧子口、小溶江3座水庫建成后,與青獅潭水庫聯合運行,可控制桂林上游流域面積的42%,控制來水量的51%,每年向漓江補水2.53億立方米,桂林城區防洪能力也從現在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為1.46萬畝水田、0.4萬畝旱地提供灌溉水源,并新增裝機容量3.88萬千瓦,一舉解決沿江200公里范圍內兩岸城鎮和農村約140萬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的水源和水質安全問題,“好處多多”。
當然,“好處多多”的背后,是對當地人文、自然生態的改變。據了解,青獅潭樞紐水庫蓄水后,淹沒土地37389畝(其中耕地17389畝),移民2296戶,12857人;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總用地面積37024畝,建成后將淹沒土地29717畝,移民7578人。
陽幼生強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和此前的青獅潭水庫,都是在漓江上游運作,只調蓄利用本流域本行政區的水資源,不涉及跨流域調水,防洪補水距離近,調控見效快,和國內很多控制性水利工程相比較,“環保得多。”
按照工業文明價值框架,動物、植物以至于整個環境、生態,都服從于人的目的,底線在于,人類在利用自然界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較高程度的“類人道主義”,在觀察團看來,漓江近數十年的補水,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這條底線。
然而,人和自然的關系,就僅有這么一種方式嗎?同在興安縣境內修建、發揮了2200年水利樞紐作用的秦朝靈渠,似乎展現了另外一種模式。
興安縣城東1.5公里湘江上,觀察團踏上一道人字形攔河滾水壩,這就是著名的靈渠大小天平(大天平344米、小天平130米),以自動調節湘江、漓江兩江水量得名。
按照現在想象,一個將兩條大江銜接起來的工程,說什么也是百丈巨壩,但這里僅有2米壩高, 17~23米壩寬,時值五月汛期,洪水從壩面流入湘江故道,渠水也就1.5米深,藍思觀察團可以非常有安全感地徒步涉水過壩。
“古今的水利理念,在這里有了直觀區分。”興安縣文化局資深解說員岳啟海告訴觀察團,五嶺山脈橫斷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但長江支流的湘江與珠江支流的漓江,其上源恰好同出于廣西興安縣境內,最近處在該縣高塘村,相距僅1.5公里。前219年至前215年年,秦朝大軍南征,利用這個地勢鑿出一條水道,引湘入漓,勾通長江珠江,其設計靈巧通神,是為靈渠。
靈渠之靈,首在其選址。秦人修建大小天平,不在高塘1.5公里間隔處,而是上延至4.215公里處筑壩,可謂極盡巧思。
岳啟海介紹,在高塘村,漓江(海拔211米)高出湘江(206.66米海拔)4.34米,如果直線修渠,只能漓水入湘,但當地漓江集雨面不到3平方公里,根本無水可引,只能湘水入漓,但這樣一來,則至少要在湘江上修建一座五米多高的大壩,并形成湖泊。
古人認為如此動用人力,有違天人合一之道,遂將壩址上延,確定在今天大家所見的分水塘。此處漓江海拔212.10米,僅高于湘水1.10米,秦人只需要筑一個2米斜坡矮壩,就成功實現引湘水入漓。
靈渠分南北兩渠。南渠是引湘入漓的主渠道,從小天平尾部通至湘水,落差30.26米。古人的辦法是拉長引水,使得南渠渠長達33.15公里,這么一來,平均坡度僅為千分之0.91米,對沿渠生態影響甚微。
攔壩引水,需要解決通航問題。按照現在設計,可在大小天平建設一道船閘,形成數十米落差;秦人另施其法,從大天平尾部建北渠引航道往北迂回湘江,流程3.25公里,在水流較急或渠水較淺的地方設立陡門36座,枯水季靈渠最深僅35厘米,通過陡門水位提升到75厘米,然后撤下陡門,船順流而下,即可通航。
“靈渠是世界船閘之祖。”岳啟海稱,陡門原理和三峽大壩差不多,不同的是,三峽大壩耗資千億,移民百萬,攔閘壩頂高程185米,蓄水形成巨型水庫,庫長達600公里。
古老的靈渠,對今天的漓江補水依然有重要意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群眾興修水利,靈渠有效灌溉面積達4.1萬畝;本世紀初實施興安五里峽水庫補水,靈渠成為關鍵導河,每年枯水期向漓江補水5300萬立方米。
不濫用人力,更多地借取天工,秦靈渠設計理念,讓隨行的日本記者、艾美獎獲得者鄉有人深受震撼。鄉有人稱,桂林生態脆弱,當地人生活工作都面臨環境承載硬約束,在這種條件下,靈渠不強調人對自然的控制,力求與自然取得和諧,這種理念,直追當前最為超前的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簡稱MAB)。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