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專家把脈石家莊大氣污染成因
更新時間:2012-09-12 16:38
來源:長城網
作者:
閱讀:1255
在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轉型研討會”分會場,環境保護部氣候變化影響研究中心研究員蘇福慶針對太行山前的大氣環境過程,尤其是石家莊的環境問題作了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兩支風帶輸送污染物匯聚石家莊
“華北地區污染區域集中在太行山東麓、燕山南麓、汾河河谷、沂蒙山北麓,其中太行山東麓污染濃度明顯高于周邊地區。”蘇福慶說。
河北省為周邊城市群所包圍,受各種尺度外來污染物輸送明顯。除受常駐型燕山、太行山匯聚帶系統的影響外,還受多尺度匯聚系統影響及遠距離污染源影響。從石家莊到河北南部的磁縣,從石家莊到天津是兩條明顯污染物匯聚區。石家莊地區是兩條輻合帶的匯聚區,造成該地區的PM10數值增加。由于該輻合帶發生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前的平原地區,因此成為山前平原匯聚型。太行山南部山前為太行山山風與河北平原東北風交匯區,由天津至石家莊是一條反氣旋輸送風帶,由太原盆地經陽泉是山西南部西南風輸送風帶,兩支風帶在石家莊交匯,造成該地區污染物匯聚。
根據大氣環境資源背景場,太行山前經常為常駐性匯聚帶控制。山西高原、京津唐、河北南部、山東、河南北部排放的污染物在這里借助各類風帶輸送通道在匯聚帶附近形成邊界層污染物的匯聚。各種類型的匯聚帶及其配置的不同尺度的輸送通道是形成污染物匯聚的主要因子。“各類輸送通道有明顯的季節性輸送通道、地方性、日變化性以及其他類型的長距離輸送通道。這些輸送通道是形成跨界輸送的主要原因。”
山坳地形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分析,有風向日變化的地區,有潛在污染風險,石家莊地區日變化風為北風和南南東風,日變化明顯。在高壓均壓影響下造成本地區內源性、本底性的污染物匯聚,使石家莊本地的谷值和峰值都明顯偏高。
石家莊地區受太行山中部山坳特殊地形影響,靜風及各種匯聚流場頻率高是造成該地區重污染的主要原因。石家莊本地區的局地排放量很大;石家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靜風日數多;山西及河北平原周邊地區的排放量很大,在有利的流型配置下,外來污染物的輸送、匯聚和積累加大了石家莊地區的本底值,在重污染天氣條件下,更增大了該地區的污染值。這些是該地區環境容量小的主要原因。
石家莊市域跨越太行山地和華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西部地處太行山中段,東部為滹沱河沖積平原。轄區內大地構造,屬山西臺地和渤海凹陷之間的接壤地帶,地勢東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復雜,由西向東依次排列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石家莊的西部陽泉至太原盆地之間為一兩山之間的峽谷地帶,是天云南部西南風攜帶污染物進入石家莊地區的主要通道。
石家莊西部太行山區有一明顯的山風輸送風帶,河北平原有東北風、西風、南南東風三支風帶向石家莊山坳地區匯聚,造成河北平原大范圍地區排放的污染物向石家莊地區搬運匯聚。
受西風帶及太行山背風坡地形影響,在河北平原常形成各種類型的地形低壓。地形低壓形成的氣旋流場彎曲最明顯的輻合區常位于石家莊附近,造成該地區污染物的輻合。
專家建議涵養清潔空氣源區按源結構,可將污染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內源型污染(本底污染)。石家莊地區風向有明顯日變化特點,白天北風,夜間南南東風,在大陸高壓下沉逆溫及上空暖平流逆溫、輻射逆溫控制下,地區污染物在日變化風影響地區徘徊滯留,形成上蓋下聚型污染,即內源性污染。多次重污染過程中,內源型污染日增量,有時明顯高于外源型污染增量。合理規劃石家莊地區源結構,可有效改善本地區環境質量。另一種類型是外源型污染。非日變化風同道,即系統風形成的外來污染物輸送匯聚對石家莊地區的影響,常造成日增量突增。“山前匯聚帶、汾河河谷匯聚帶和相對高濃度污染帶中輸送通道輸送來的外來污染物,可來自更遠地區的排放源,多省市協同控制對治理華北城市群環境質量有重要意義。”蘇福慶說。由衛星觀測可知,河北省北部,太行山是重要的清潔空氣源區,應充分利用清潔大氣環境資源。各地區應加強保護涵養清潔空氣源區的環境和生態,提供更多的清潔空氣。“張家口壩上地區就是很好的清潔能源地區,一定要保護好這些清潔能源地區。同時,要改善和調整能源結構,找出污染環境的敏感源,進行有效的控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