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跨省域生態補償試點方案三問新安江生態補償
日前,浙江省淳安縣和安徽省黃山市聯合開展了新安江跨界斷面水體監測。此舉意味著我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有8個省份出臺流域生態補償相關規定,但進展緩慢。浙江、安徽兩省經過多年醞釀,反復磋商,形成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為全國同類地區跨省聯合保護及治理水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一新政能否為新安江的一江清水提供切實保障,能否協調好浙皖兩省的利益?一系列問題等待回答。
一問:補償資金夠不夠
幾億元資金顯然是杯水車薪,但對保護與治理有激勵作用
根據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規定,中央財政劃撥安徽3億元,用于新安江治理。安徽省配套資金1億元用于省內新安江上游地區生態補償。在監測年度內,以兩省交界處水質為考核標準,上游安徽提供水質優于基本標準的,由下游浙江對安徽補償1億元;水質劣于基本標準,安徽對浙江補償1億元。
新安江總長359公里,干流的2/3在安徽境內,發源于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山間,注入千島湖。近年來,國內多數大江大河、淡水湖泊拉響水質警報,但時至今日,千島湖依然是全國水質最棒的湖泊之一。千島湖水質的優劣很大程度取決于安徽,因為68%的千島湖水來自安徽。
常年監測結果顯示,黃山市新安江地表水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質保持穩定,水質總體良好,水質達標率為100%。出境的街口斷面水質常年穩定達到或優于Ⅲ類河流地表水水質標準。
幾億元能否滿足生態補償的需要?能否改善上游百姓生活,能否促進當地主動承擔“保護與發展協調”的責任?
長期以來,為保護新安江良好的生態環境,黃山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放棄諸多的發展機會。“十一五”期間,黃山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關停并轉企業100多戶,此后沒有新上一個“兩高”項目;全市共否定外來投資項目140多個,投資規模達130億元。而在浙江,為了保護新安江千島湖的水質,淳安縣、建德市關閉了庫內區域所有的造紙、農藥、化肥、印染、制革、醫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多,加上全球氣溫變暖、降雨減少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保護新安江水環境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黃山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實施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重點項目500個以上,投資總規模將突破400億元。與之相對照,目前的補償資金對于保護新安江水環境只是杯水車薪,遠遠滿足不了流域生態保護的需要。
對于補償力度,雙方表達了不同意見。黃山市表示,保護好新安江不僅是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更是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負責。雖然能力有限,但將全力以赴,繼續推進新安江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但需要國家出臺更多的政策支持。浙江則更強調,即使沒有補償,也應竭盡全力保護好這一湖難得的好水。新安江流域各地區都應該守土有責,切實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千島湖水環境安全。
二問:補償規則如何定
考核標準制定、未來水質變化等細節問題尚需雙方磋商
新安江生態補償談了多年,雖然目前試點方案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但因為沒有經驗可循,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首先,“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一波三折。其中,兩省最主要的分歧,在于對補償考核標準認識不同,即采用河流水質標準還是湖泊水質標準?
安徽方面認為,在本省境內新安江是一條河流,應該采用河流水質標準;浙江方面則認為,新安江流到本省境內已形成湖泊型水庫,自然該用湖泊水質標準衡量。因此,安徽執行的是河流Ⅲ級標準,浙江執行的是湖泊Ⅱ級標準。
河流標準不包括湖泊標準中評價的總氮指標,而總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湖泊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湖泊生態安全的影響重大。
因為意見分歧,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一度停滯不前,但經過一系列的協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把新安江最近三年的平均水質作為評判基準,往后每年的監測數據與之相比,新安江水質變好或是變壞以此為參照。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為此制定了《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工作聯合監測實施方案》,明確以跨界水體新安江的街口斷面作為人工監測斷面。監測頻次為每月一次。水質監測結果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核定,并向環保部、財政部提供,作為流域補償考核依據。
雖然考核標準統一了,但雙方還有分歧。目前,安徽省認為上游地區需要更大發展空間。對此,外界理解為安徽認為交界斷面水質目標要留出余地。浙江省則認為,千島湖的生態保護刻不容緩,如再允許水質惡化,生態后果不堪設想。其次,在補償試點后,水質如果繼續惡化,無法為探索建立全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提供示范。
為此,兩省目前仍在積極與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協議的整體簽訂仍需時日。
三問:怎樣補償才公平
上下游地區應該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擔環保責任
“利益共享,責任共擔”一直是生態補償的原則之一。上游的安徽為保護環境放棄發展機會,付出機會成本,下游的浙江從中受益,上游地區應該和下游地區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下游應和上游共擔環保責任。
口號好提,落實不易。一面是富庶的浙江,一面是相對落后的安徽,如何體現公平,如何做到“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怎樣體現 “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安徽省共有16個地級市,據媒體報道,地級市黃山只有590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占全省的4%,全市2010年工業增加值約101億元,占安徽省的2%。
在全國政協的一次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指出,長期以來為了守護千島湖這一湖清水,安徽特別是黃山人民做出巨大犧牲和奉獻。同飲一江水的下游浙江人民應對安徽人民心存感激,應本著誰使用誰付費、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對上游地區的安徽給予補償。
安徽方面認為,目前的試點方案僅僅是對污染防治的工程治理補助,范圍較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補償,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首先,試點方案要加大對上游補償資金投入,拓寬補償范圍,應包括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搬遷、退耕還林、污染防治日常管護、生態移民以及對生態保護者直接補償。二是開展水量補償試點。三是國家在黃山市設立國家低碳高新經濟開發區,出臺相應政策,引導鼓勵長三角地區特別是浙商投資興業,向上游地區轉移低碳高新產業和企業。四是加快推進全流域經濟一體化,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加強區域經濟融合互補,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上下游地區高起點的合作、互利、共贏。
浙江省環保廳負責人認為,保障新安江流域水環境安全是流域地區政府和人民長期的責任和義務,保護新安江流域水環境安全更是科學發展的體現,兩省必將延續這一共識。“‘防重于治’,國家選擇在新安江流域開展試點,就是因為千島湖目前尚未被污染,試點有利于保護好這一湖凈水。”
“浙皖兩省將根據這一工作落實情況,不斷完善補償機制,使生態補償真正有利于新安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為其他地區跨界污染防治提供示范。”這位負責人如是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