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投集團:將清潔發展進行到底
在五大發電集團中,中電投集團的“體量”不是最大的,利潤也不是最多的,但論及清潔電源比重,中電投集團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截至2012年底,該集團清潔電源裝機已占其電源比重的31.04%,到2020年清潔電源裝機將達到50%。
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對于燃煤機組的清潔發電更是該集團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該集團所屬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旗下多個燃煤電廠率先試驗推廣“燃煤機組煙氣多污染物協同集成治理技術”,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燃煤機組清潔發電之路。
走在“標準”前面
隨著冬日到來,霧霾的出鏡率持續增加,社會上下談霾色變。一時間,抱怨者有之、憤怒者有之、逃避者有之,但同時也有那么一些人在為讓空氣更潔凈做著自己的貢獻。
在以裝機容量說話的火電行業中,上海吳涇熱電廠顯得很普通。但PM2.5微顆粒聚合器試驗項目讓吳涇熱電廠成為了火電行業關注的一個焦點。
據了解,上海電力是全國第一家自主開展攻關治理PM2.5的企業。他們研發的PM2.5微顆粒聚合器于2012年在吳涇熱電廠300MW燃煤機組上率先應用,在應對PM2.5問題方面走在全國電力企業的前面。
“在PM2.5剛剛受到社會關注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這將成為環保所要面臨的一個新情況,因此,公司決定立刻開始進行PM2.5治理方面的探索、攻關工作。”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運丹對記者表示。
經過一年多的試驗,PM2.5治理已見成效。據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與環境保護監察部副主任徐小明介紹,吳涇熱電廠安裝PM2.5聚合器機組電除塵出口的PM2.5微顆粒濃度進一步下降30%,同時,煙氣中的煙塵(PM10)濃度也進一步下降20%。
記者了解到,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對PM2.5防治并非出于政策壓力。截至目前,環保部尚未出臺任何針對火電企業PM2.5的排放標準。而多個環保機構也表示,火電對于PM2.5的貢獻率小于10%。“奉獻綠色能源是中電投集團的一貫追求,讓能源更清潔是企業的文化傳統。”王運丹表示,“同時,PM2.5防治成為燃煤機組清潔發電標準是大勢所趨,走在‘標準’前面會有先行優勢。”
燃煤機組清潔發電方向
通過對外高橋發電公司、吳涇熱電廠、上海漕涇發電公司、長興島第二發電廠等電廠進行采訪,記者發現除了PM2.5聚合器之外,還有多種先進的環保技術被先行先試在上海電力旗下燃煤機組中。
其中,漕涇發電廠通過在1000MW燃煤機組電除塵器前加裝低溫省煤器,在減少燃煤消耗的同時,煙塵排放濃度也從21毫克/立方米降低到15毫克/立方米;外高橋發電廠開展了氮氧化物控制實驗,通過技術改造,機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從650-700毫克/立方米,穩定降低到300-400毫克/立方米。再經過去年加裝的脫硝裝置,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經控制在了100毫克/立方米以下;長興島第二發電廠通過自主攻關,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濕式電除塵器,并率先在兩臺12MW燃煤機組上安裝投入商業運行。使用這種技術后,不僅使煙塵排放濃度穩定降低到10毫克/立方米以下,低于國家標準的20毫克/立方米,同時還大幅降低了PM2.5、三氧化硫和汞排放濃度。
王運丹告訴記者,上海電力在這幾家電廠分別進行的單項技術試驗,目前均已證明有效可行,這些單項技術組成的“燃煤機組煙氣多污染物協同集成治理技術”,將在更多的燃煤機組上進行推廣。
據王運丹介紹,通過上大壓小、結構調整、脫硫脫硝改造和采取煙氣多污染物協同集成治理技術,2012年與2010年相比,上海電力所屬燃煤發電企業的煙塵排放總量減少2512噸,減排比率為40.89%;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5641噸,減排比率為71.02%;氮化物排放量減少14818噸,減排比率為32.05%。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績效從2010年的0.159克/千瓦時、0.93克/千瓦時、1.20克/千瓦時降到2012年的0.098克/千瓦時、0.28克/千瓦時和0.85克/千瓦時。以上污染物排放績效均達到或超過國內先進水平。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上海電力實施的燃煤機組煙氣多污染物協同集成治理技術既具有環保指標的先進性,又兼顧了環保投入的經濟性,對于新建燃煤機組和存量燃煤機組均具有可推廣性。以PM2.5聚合器為例,該套設備投資僅為500萬元人民幣左右,但產生的環保效益卻無法估量。符合“用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環保效應”理念,是燃煤機組清潔發電的方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