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堪高投入硬闖環保紅線:無視污染已成習慣
治霾攻略:抑制企業闖線沖動
愈演愈烈的霧霾反復敲打我們的神經,治霾的呼聲和成效顯然沒有形成正比,環保部門治霾力度因此再度升級。
7日,環護部公告稱,已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省(區、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其中,山東確定了PM2.5年均濃度下降20%的目標。
9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山東省政府日前已與17市及省直多部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建立環境逐年改善剛性機制,污染反彈區域將遭遇環保限批;建立年度評估考核機制,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重要參考依據;每月公布17市大氣質量及相對改善幅度排序。
山東省環保廳8日公告稱,發現東營市經開區濱海新材料園區、晶華集團振華玻璃、茌平信源鋁業等9家企業(園區)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并對其實施掛牌督辦。導報記者9日致電上述部分公司,其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沒有聽說這件事,對此不清楚。”
“只有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加強監管,才能從根本上削減大氣污染排放的過快增加。”山東省環科院大氣污染研究所所長李巖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業污染:
企業大呼“環保=高成本”
資料顯示,東營市經開區濱海新材料園區未按照省環保廳2013年二季度專項行動檢查通報指出的問題認真整改,污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后,在試運行前,園區內企業將污水排入周邊溝渠,造成環境污染。經取樣監測,周圍環境被嚴重污染。9日,園區辦公室主任郭興建以“不負責此事”、“正在開會”為由,婉拒了導報記者的采訪。
“我公司也多次遭環保部門點名批評。”山東省內某玻璃制造企業的負責人無奈地告訴導報記者,作為老牌高耗能企業,生產廠區仍在老工業區內,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天然氣等配套設施已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環保部門最近檢查發現企業使用煤焦粉替代天然氣而造成空氣污染,這名負責人認為,問題就出天然氣供應不足上。
該企業負責人還表示,最近幾年環保方面的標準更新很快,企業按當時標準剛上的環保設施,建成后就可能達不到新標準的要求。而且,最近兩年經濟環境不太好,企業盈利能力較差,很難有余力在環保方面大手筆投入,即使建成了環保設施,運營成本高昂也阻礙很多企業運行環保設施。
“企業故意閑置治污設施、偷排污染物,已成為我國環境監管領域里的一道難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室副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李鵬飛表示,擺在企業面前的是污染背后的低風險和為治污付出的高投入,加之環保設施建設多為形象工程,無視污染甚至已成習慣和共識,導致企業硬闖環保“紅線”。
“山東在全國治理霧霾的斗爭中居于最前線,任務也最艱巨。”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日前公開表示,山東下一步將下決心調整能源結構,加快“外電入魯”步伐,增加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嚴格控制落后產能,進一步提高環境準入門檻;深化重點行業污染治理等。
汽車尾氣污染:
環保需政策約束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的觀測研究結果顯示,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占比超過50%。”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究其原因,首先是與油品質量參差不齊有關系。目前部分地區已完成油品升級,但還有不少地方仍在使用國一、國二、國三標準的汽油,同時柴油標準滯后于各城市的環保要求,柴油車的顆粒物排放占所有機動車排放的9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也很高。
汽車保有量增長太快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針對越來越多的汽車上路的現狀,德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譬如,德國40余個城市都設立了環保區域,只允許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駛入;通過技術手段減少排放,鼓勵機動車安裝尾氣清潔裝置,安裝過濾器的車主可獲得國家補貼。此外,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德國會對某類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
“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需通過政策強制更新超標排放車輛,同時鼓勵新能源汽車應用。”李鵬飛表示,機動車要做到零排放或者排放量極低,無論是目前還是未來,必由之路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的新能源量產車還局限在混合動力上,也有少量的純電動汽車,而未來,排放為零的新能源車將是汽車研發與制造的重要方向。
揚塵污染:
關鍵在源頭管控
目前,濟南市山大路的整修進入尾聲。導報記者發現,項目建設過程中對于揚塵沒有覆蓋或遮擋設施,很多行人都選擇繞行。
“車在路邊放一天就布滿灰塵。”家住濟南市利農花園小區的王先生深受其害。
據濟南市經信委介紹,濟南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建設加速進行中,各類施工工地量大面廣。2012年濟南各類在建建筑工地5800多處,施工揚塵管理粗放,再加上道路揚塵、渣土運輸、物料堆場、土壤風沙等因素影響,城市揚塵問題突出,對PM10、PM2.5的貢獻率分別達36.16%、21.95%,均為第一位貢獻源。因此,揚塵,尤其是建筑揚塵,已經成為影響濟南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因素。
“治理揚塵霧霾還得從源頭抓起,形成治理揚塵常態化機制。對造成污染的要嚴懲重罰,決不手軟。”李巖表示,對那些污染性企業要從嚴控制,不得審批再建,必須關閉一批污染嚴重、耗能高的企業,從源頭杜絕粉塵和大氣污染。同時,要對建筑施工工地、公路施工、房屋拆遷(拆除)工地、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及運營進一步規范。
監管:需建長效機制
“任何一個企業乃至行業或地區的發展方式,如果與人民群眾的環境需求背道而馳,其發展道路肯定會越走越窄。”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多次公開表示,社會各界遇到環保問題應盡快反映,“語氣不用太客氣”,環保部門會認真調查,如屬實將立即掛牌督辦。
“治理霧霾,考驗的是政府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這其中一定需要公民參與、社會協作。”李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政府部門,一定會大度地將公民的“吐槽”和情緒發泄當做治霾的動力。
在李巖看來,政府應加大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其更換或升級設備,使其污染物排放量達到甚至低于國家標準。對違規排污、不主動升級更換設備的企業進行處罰,獎勵給污染物排放量較低的企業。
李鵬飛認為,各地要本著處罰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治理霧霾長效機制,使霧霾治理走出“治理-污染-再冶理-再污染”的怪圈,建立起聯防聯控常態機制,并與干部政績考核相結合,切莫治標不治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