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利用:莫要叫好不叫座
按西安市政府的規劃,到2015年全市中水利用率要達到30%,而目前利用率僅為3%。在未來幾年,全市中水利用工作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2013年,中水開始注入豐慶公園,標志著西安中水利用邁出可喜一步,但中水利用依然任重而道遠。資料照片
2013年,5萬多立方米清澈的“新水”注入豐慶公園金湖,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新水”全部都來自再生水——中水。這也是西安首次大規模利用中水服務于景觀用水。
2012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中規定,各區縣、開發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同時,《西安市水務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規劃了水資源利用目標:到2015年全市中水利用率要達到30%。西安作為資源型缺水城市,中水利用對于節約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西安的中水利用情況卻不盡如人意,要使中水流得更遠,依然任重道遠。
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中水又稱再生水、回用水,是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經凈化處理,水質改善后達到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被稱為“城市第二水源”。與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顯的優勢: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如此既省錢又環保的中水,在西安的推廣情況如何呢?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西安市清邁中水有限公司負責人。據了解,這家公司是西安目前唯一一家中水處理公司。該公司介紹,西安市共有三家污水處理廠能夠供應中水,分別是第一、二、三污水處理廠,日供水能力已達到16萬噸。但是,目前日供水僅為3萬噸。
管網投入成為最大“瓶頸”
由于中水使用的一次性管網投資或者是水處理設備的先期投資數額比較大,很多年才能體現出預先支出的成本,這使很多企業只能“望水卻步”。
據了解,西安市中水管網目前共鋪設了40多公里,分別在西郊、東郊、北郊,而東郊大唐灞橋熱電廠和西郊熱電廠這兩家用水大戶的中水利用量就占到了全部供應量的97%。記者了解到,管網的鋪設成本直接制約了中水再利用。
同時,中水水質有待提升。目前,中水水質處理水平低,處理后的中水仍有氣味,且發黃,有時不能直接使用。據了解,銀川市北塔湖使用中水補給人工湖泊,因為水質差,補給后造成周邊空氣污染,最后不得不中止使用;而夏天居民小區景觀不能完全補給中水,為防止水質過快變質必須中水和地下水綜合使用。同樣,企業使用中水,有的仍需建設反滲透設備繼續凈化,追加二次投入。
此外,對于再生水人們還存在著是否干凈可用,對人體有何危害等疑慮。
價廉物美前景廣闊
當前中水利用的企業雖然不多,但涉足者都嘗到了甜頭。
記者了解到,豐慶公園從2005年起用中水為園區28畝地進行綠化工作,按中水每噸1.24元計算,年均花費約5萬元,這一數字是用自來水綠化的三分之一。在邀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專家在公園內對中水養魚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園中錦鯉生長并未受到影響。這次為金湖更換的中水花費共計8萬元,比采用自來水節省了近10萬元。由于公園免費為市民開放屬于公益性事業,運營成本有限,因此利用中水也為園區節省了不少成本。
相關資料顯示,每天使用1萬立方米的中水,就相當于建設了1座400萬立方米的水庫。在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的今天,加強水的再生利用是我們節水的最好方法。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已建設的再生水系統,汽車清洗、道路壓塵、綠化噴灑、市政雜用等再生水利用點遍地開花。
政策扶持是關鍵
中水是國際公認的“城市第二水源”,然而目前我國中水利用水平卻偏低。“利用多少中水相當于節省多少自來水”。為進一步推廣中水節水,專家建議應加快中水利用立法進程,在政策上給予優惠補貼,加快中水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用項目來帶動中水資源化的利用。
此外,加強公眾對城市再生水利用的認識也很重要。開展水環境、節水重要性的宣傳,普及一些具體的知識和力所能及的措施,解除公眾對中水利用的心理障礙。同時,建立中水生產標準體系,確保中水產品的質量,建立不同等級和不同用途的中水利用標準。
建設節約型社會,從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