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大氣污染國務院再出重拳 防污染應區域協同治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會議認為,打好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和持久戰,是改善民生的當務之急,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會議強調要推動形成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齊心協力防治大氣污染的治理格局。
在過去的一年里,“霧霾”成了年度熱詞。全國很多地區都先后被霧霾所籠罩。那一刻,“藍天白云”成為了奢望。也是在那一刻,大家才紛紛意識到環境對我們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此次國務院加碼攻堅大氣污染治理,就是認識到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必須要做出改觀。
“國務院加碼應對大氣污染治理與2013年大氣污染治理效果不達預期有關,在大氣污染政策層層出擊下,霧霾情況不僅沒有好轉,甚至更加惡化,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大氣污染治理的力度,將會從政策上給予相關行業更多的優惠,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目前,各個地區已經認識到霧霾的嚴峻性,紛紛在治理上下功夫。河北關停了高污染企業,達標排放治理正在山東如火如荼地進行,北京的“單雙號限行”減少汽車尾氣也備受矚目。但在一些人眼里,似乎這幾個城市就是大氣污染“半壁江山”的元兇,北京有霧霾,就是北京的問題,河北有污染,根源就在河北自身。在治理大氣污染時,各地區只是僅僅著眼于本地區,沒有從全局考慮。有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感覺,大氣污染治理存在明顯的“區域性”缺陷。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侯宇軒認為:大氣污染治理的區域性“缺陷”,主要與各地經濟發展不均衡有關,例如北京地區的霧霾治理需要河北限制鋼鐵產業的發展,但是鋼鐵產業作為河北的支柱產業,一旦被限制會影響到它的經濟增長。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中央財政給予地方經濟補貼,才能提高地方環保的積極性。
大氣污染治理沒有地理邊界,更不是哪個區域的專屬,每個城市都是或多或少的大氣污染制造者,單靠某一個或幾個地區帶頭治理,根本阻擋不了霧霾的大肆蔓延。霧霾面前,共擔責任。所以必須要建立跨行政區域和聯動機制,并注重運用市場和法治手段,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和科技支撐的作用。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對于大氣污染進行監督和問責,僅靠環保部門一家,恐怕是獨木難支。包括交通、城市建設等等在內的更多政府部門,也需要參與進來。進一步說,就是要落實各方責任,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考核。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大氣污染的治理不屬于某個地區,也不是某個部門就能夠解決的。而是要全民都行動起來,齊心協力才能夠達到效果。環境治理是一場全民戰和持久戰。
由于我國所處能源結構形勢,在治理大氣污染時難度也會加大。調整能源結構也成為治污的關鍵一環。侯宇軒表示,燃煤是造成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調整煤炭資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對治理大氣污染的作用顯著。由于我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而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清潔能源還沒有大規模地應用,因此,煤制氣作為煤炭利用高效率途徑必然會成為新趨勢。然而,煤制氣初期投入成本較高,回收期限較長,要實現規模化的生產必然需要國家方面的支持。
國務院對于大氣治理的重視,足以表明國家對環保產業的重視與支持,這無疑給環保行業又注射了一劑強心針。環保行業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相比以往會更好,環保行業也會在政策的推動下規模將大幅增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