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餐廚垃圾資源化思路需調整
廣州的地溝油哪去了?事關食品安全,這樣的話題總是能激化輿論的興趣。據昨天《南方日報》報道,廣州的酒店、餐館、食堂等餐飲單位每天約產生1000噸餐廚垃圾,其中的潲水油和地溝油哪去了?據廣州城管委估計,目前廣州約有兩成餐廚垃圾下落不明,其中的潲水油和地溝油最有可能流向市民餐桌。
實際上,早在2012年2月,廣州市環保局官方網站就公布了《廣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試行辦法》,廣州的餐廚垃圾被正式列為嚴控廢物。然而,時至今日,餐廚垃圾仍有兩成下落不明—這種現實,映照出的是食品安全的不堪。這樣的情況,對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部門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也許在行政體系內部,會有嚴謹的認定標準。
因此,如何追責并非本文想表達的重點,也許在廣州城管委的語境里,盡管有兩成餐廚垃圾下落不明,但八成的餐廚垃圾去向明確,且均進行資源化利用,變身為可利用的工業油脂,飼料、有機種植用生物肥料,或直接燃燒利用等,至少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政績”。
眾所周知,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動力就是財政補貼,而補貼的標準自然是與其提煉資源的規模掛鉤。那么,問題就來了,餐廚垃圾經過提煉后產生的“地溝油”,是否真的作為“生物柴油”燒掉,而不是流向市民的餐桌?
有數據顯示,歐洲生產生物柴油每噸補貼1000-2000元。美國用餐廚油脂生產1噸生物柴油,補助500-600元。日本政府以高于非法收購地溝油作坊可承受的高價格收購餐廚廢棄油脂,并且在收購餐廚廢油的桶中立刻加入蓖麻油,斷絕提煉后食用的途徑。收集的廢油經過政府出資提煉,生產出生物柴油后用于運輸車燃料。我國于2010、2011年兩度頒布通知(《關于對利用廢棄的動植物油生產純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的通知》、《關于明確廢棄動植物油生產純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適用范圍的通知》,對于利用廢棄動植物油生產純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每噸生物柴油的生產成本因此降低約900元。但是,在目前的補貼水平下,餐廚廢油制生物柴油的利潤仍遠不及非法制售地溝油的利潤,而行業內的共識則是,餐廚垃圾堆肥并不經濟。
實際上,廣州的餐飲店的餐廚垃圾之前大多是有人主動上門掛鉤付款承包收運,這些承包人和承包單位基本上也是拿這些餐廚垃圾去喂豬,對政府而言,加強監管保證這些承包人和承包單位是真正把餐廚垃圾用去養豬而不是拿去提煉潲水油,難度未必是特別大。而且這種做法也容易得到餐飲店的支持。現在強制有政府授權制定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收運,不僅容易遭遇商家的陽奉陰違,相信也是為何兩成餐廚垃圾會下落不明的根源所在。
而另外可資借鑒的經驗是,被廣州城管委奉為圭臬的臺灣垃圾處理也不過是從2000年左右才開始起步,餐廚垃圾處理率經過近10年左右的時間才提升至10%左右。在這期間,喂豬成為臺灣餐廚垃圾處理的主導方式,大約占處理量的60%以上,這與內地并沒有多大的區別。若再考慮臺灣與廣州垃圾分類水平的差距,如果我們的餐廚垃圾夾雜著大量的一次性紙巾、牙簽、筷子以及包裝物等,再加上它過高的含水量導致處理成本的居高不下,這樣的垃圾資源化究竟如何去保持它的可持續性?
所以說,廣州城管委對餐廚垃圾的資源化思路,恐怕需要進行調整。沒有經濟性,本來就沒有可行性,要合理化現在有關方面的如此大張旗鼓,唯一的解釋就是前面所述的,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動力就是財政補貼—在中國,不少有噱頭的行業,其實這從來就不是什么新鮮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