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生態紅線 嚴懲違法排污
記者日前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環保局獲悉,大理州采取對違法排污單位進行立案查處、劃定3條洱海保護生態紅線等措施,不斷增強洱海保護治理實效,確保洱海水質穩中有升。
藍藻聚集敲響警鐘,專項整治控制污染
據悉, 由于洱海流域氣溫高、蒸發量大,入湖水質尚未根本好轉,洱海水體長時間未得到有效循環轉換,加之環洱海餐飲住宿產生的污水、垃圾劇增等原因,2013年9月、10月,洱海兩次出現短時藍藻大面積聚集,屬近幾年最為突出的年份,給洱海保護治理敲響了警鐘。
大理州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果斷采取服務業綜合整治、建設和完善治污設施、污染物清除等應對措施,遏制藍藻大面積發生的趨勢,保護洱海一泓清水。
在開展以雙廊為重點的環洱海餐飲、客棧等服務業綜合整治中,拆除封堵135家經營戶設置的違法排污口以及中和溪、莫殘溪沿岸56個違法排污口,排查違法占灘行為141起并實施整改和強制拆除52起,對14家違法排污單位進行了立案調查,并將依法進行處罰;加快流域重點集鎮、村落污水、垃圾和畜禽糞便收集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工作;完成了41.4公里入湖河道和11個湖灣死亡水草、沉積淤泥等污染物清除;開展洱海藍藻水華高風險期監測,邀請國內知名湖泊治理專家對洱海藍藻大規模聚集的原因、情勢及今后發展趨勢作出科學研判;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問題,通報相關工作動態;召開洱海流域保護暨“2333”行動計劃推進大會,制定出臺《2014年洱海流域保護治理工作意見》,統籌部署保護治理工作。
經過大理州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洱海沿湖污染源得到嚴格控制和治理,水體藍藻大面積發生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洱海水質總體保持在Ⅲ類,其中有5個月達到Ⅱ類,與2011年持平,與2012年相比,Ⅱ類水質月份減少兩個月,Ⅲ類水質月份增加兩個月。
從嚴從重懲處違法排污單位和個人
當前,洱海保護治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大理州將通過重點抓好以下10個方面的工作,確保洱海水質穩中有升。
一是按照“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依山就勢、有縫閉合”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建設環洱海截污管網,2014年將啟動實施洱河北路綜合管網建設。
二是劃定3條洱海保護生態紅線。即洱海1966米(85高程)界樁線,界樁外延15米的湖濱帶保護范圍線,洱海西岸界樁外延100米的禁建線。
三是堅決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違法經營的環湖客棧、餐館等進行停業整頓;制定規劃,合理布局旅游接待設施,并配套完善的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處置設施;實行環湖旅游接待設施“門前三包”制度和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收費制度;繼續深入開展洱海流域環境執法專項行動,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向洱海違法排污的單位和個人。
四是制定出臺蒼山十八溪取水用水管理辦法,加快推進海西片區統籌取水供水工程,年內重點完成中和溪、白鶴溪和茫涌溪整治,確保優質低溫水進入洱海。
五是繼續以洱海源頭、上關和環洱海3個片區為重點,因地制宜加快推進流域萬畝濕地建設。
六是在洱海流域推廣使用有機肥,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洱海流域建設成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七是采取倒逼機制,建立全流域水質監測體系,嚴格考評。切實落實流域兩縣(市)的主體責任和17個鄉鎮的直接責任,加強洱海29條重點入湖河流水環境目標考核;建立以洱海和入湖河流水質改善、治污措施落實、建成環保設施運行及資金投入到位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嚴格責任人風險金抵押,實行重獎重懲。
八是繼續加強洱海藍藻生長和暴發規律的研判,積極與中國環科院推進“州院”戰略合作,與上海交通大學籌建“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加快流域環境管理信息平臺建設,采用遙感手段實時監控藻類狀況,探索研究全年封湖禁漁,集中開展死亡水草打撈,購置除藻船等設施設備,提高洱海應急處置能力。
九是切實加強建成設施運行管理,確保項目發揮最大效益,同時逐步提高環湖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
十是在全流域深入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要內容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啟動“保護洱海全民參與——摒棄不文明行為”等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洱海保護、積極主動參與洱海保護的良好氛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