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兩萬政協委員合力治水
監督組在考察仙居縣永安溪綜合治理情況。吳深榮攝
盛夏季節,家住杭州市西湖區古蕩灣河的小劉,高興地給北京的母親打電話:“今年夏天不用擔心開不了窗了,可以過來多住些日子。”讓她放心的是,門前兩臺挖掘機正晝夜施工,多年的“龍須溝”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改觀。更讓她稱道的是,4月28日她向政協監督組反映的問題,5月1日就開始不停地有機器和人馬開進河道。
這是浙江省“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監督工作大力開展的一個縮影。
為配合浙江省委提出的“五水共治”決策部署,今年2月至6月,浙江省、市、縣三級政協首次聯合啟動“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專項民主監督,以界別活動組為單位,就近就地就便,組織三級政協委員到黨政視角關注不到的邊角盲區查找治水問題。先后實地查訪1281個鄉(鎮、街道)、5886個村、4971條河(江、溪)、2848家小企業。靠著深入細致的功夫,政協民主監督反映的問題有依有據,提出建議客觀管用,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歡迎和認同,民主監督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瞄著問題去
追著問題走
“政協監督很實在,很接地氣,真是不一樣”。在武義縣政府會議室,金華市委常委、武義縣委書記鐘關華,聽完監督組的情況交流后,感慨地說。
“不一樣”,是因為監督組看到了許多“看似尋常卻不簡單”的問題,查出了不少“貌似相識卻不知情”的問題。
“要深入一線、深入實地、深入現場”。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反復強調,“監督要真正深下去”。
“深下去”是每個監督組的努力方向,滲透于監督的全過程。
如何才能深下去?浙江政協用上了“十八般武藝”: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路線,不用陪同,小分隊、蹲點式、暗訪式……赴衢州監督組走進龍游縣陶家山村,政協委員與村民拉起家常,村民說,“這里的水洗一下手就癢”。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大家隨即沿著村小塘分頭找源頭,陳清玲委員走到村東環線交叉口工業園區,聞到一股刺鼻氣味,發現3個排水口里黑色的污水源源流出。經化驗,這個排水口附近的地下水已被污染。
“圍堰怎么有滲漏?”第二監督組來到龍泉一礦區,對收集廢水的圍堰發出疑問。“前幾天下雨沒干,我這里防污染是最好的”,企業主拍著胸脯說。
“高不過兩米的圍墻,怎能地基不牢滲水?”深諳建筑的浙江政協人資環委主任張苗根覺得里面“有名堂”。讓這名企業主沒想到的是,他蹲下身、擼起袖子,伸入污水溝,用力挖出底下污泥。泥水越向外掏,水越滲得急,最后挖出塞滿塑料紙的暗管。
監督組在武義縣泉溪看到兩根暗紅色的水管,循管探究,發現電鍍園區部分企業存在偷排現象;在寧波青藍河看到流速慢,入河細測,發現有河網水力坡降低、垃圾沉底阻塞河道等問題;在衢州市郊聞到臭味,尋氣追蹤,發現部分養殖戶污水漫溢、造成莊稼無法生長……
在松陽走訪一金礦,前方修路車只能停在半山腰,委員們二話沒說,撿根枯枝當拐杖,徒步上山,半個多小時才到礦區,返回已是晚上8點多。在不銹鋼鑄造車間,委員們鉆進嘈雜廠區,在刺鼻酸味的電鍍區檢測廢水流量,在充滿粉塵的拋光房檢查排放污水水質,走出廠區喉嚨發癢,眼睛干澀,事后想起若掉進氫氟酸池“連骨頭都撈不上來”,不禁讓人倒吸涼氣。
“地方不一定多,但每個點都是深入調查”。在龍游塔石溪,鄭博光等委員沿溪深一腳淺一腳走了3公里、采了8份水樣,化驗pH值出了數字才放心。在麗水工業區,胡勇平等委員一步一滑下到15米落差的河底,聞到了嗆鼻的水味。梁細弟委員為了解古蕩灣水污染情況,早晚騎自行車沿河轉,連續去了6次。
“政協監督就要發現當地沒有發現的問題,發現問題越多,監督越有底氣”。省委督導組組長、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深有感觸地說。
督在關鍵處
幫到點子上
“治水監管已有不少,政協參與監督作用有多大?”不少政協委員打著問號而來。半個月的實踐,從黨政領導的肯定中、從群眾豎起拇指的贊許中、從治水難題的攻堅中,大家由衷地感到,政協民主監督大有作為。
“廢水未經處理不能直排入管,廢氣沒有處理也不能直排空中”。在麗水一閥門制造工廠,委員們鉆進悶熱的燒結機車間,看到污水橫流,設備凌亂,聽到周邊群眾抱怨,“夜間排放的煙霧嗆得難以入睡”,沒等擦掉額頭的汗珠,委員們翻出新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條款向企業主叫板,“這是落后的工藝、落后的場地、落后的管理”。
4月29日,在麗水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暨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陳艷華先讓與會者看一段視頻,一段被垃圾豬糞填埋的河道、一面被工業廢水染得發紫的堤壩,一塊被污水浸泡得變了顏色的石頭,幾根流出大片發紅水的排水管……一幅幅畫面觸目驚心,引起一片噓聲。陳艷華動情地說,“甌江這條母親河在哭泣,因為沿江的子女不孝,把所有的污染扔給她”。
市委常委會成員坐不住了,紛紛表態,一致表示要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直面問題,迅速行動,治出一個美麗幸福的新麗水。
“不放棄一個細節,不遺漏一個環節。”監督中,委員們既注意抓表面覺察問題,更注意深究問題背后的問題。
溫州甌海區的桐社河是遠近聞名的“黑臭河”,不到500米的河道兩岸,建有一家陶瓷市場,住著幾萬外來人員,垃圾入河,污水直排,河道堵塞,被群眾稱為“黑龍江”,去年以來當地對河道進行了整治。潘長旺、莫衛民、汪傳凱等委員到監督現場后,兵分兩組,一組坐上手劃船,對著治理規劃圖逐點比對,一組拿著卷尺、竹竿,測量管徑、量測河床,目數植樹,訪談村戶。
在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會上,委員們沒有寒暄客套,開門見山指出,“現在只能算是應急性治理”,一口氣說出了7個問題:黑臭現象沒有得到緩解,排污管網建設仍未完成,河道清淤不徹底,垃圾堆放場一側有排水口,沿岸建筑垃圾與廢陶瓷未清理干凈,河流因周邊施工成為斷頭河,治理尤其是清淤工作流于形式。
點到“痛處”的治理部門馬上回應,要截污治污,查清地下管網分布情況,對清淤工作進行檢查,對河道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全面清理河岸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建筑垃圾。
查擺問題的出發點在于解決問題。針對查找的問題,監督組發動委員建言獻策,與有關部門會商整改措施,讓每一個問題都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時間表。
有問題即整改
小問題大整改
古蕩灣河位于杭州余杭塘的鬧市區,是西湖區的主要內河之一,這里河水長年墨綠色,散發臭氣,一直是周邊居民投訴的熱點。4月28日,省政協陳加元副主席帶著委員專程到該河問診,把化糞池溢入河里、水中垃圾多、水下黑泥1米厚等6個問題向區黨政領導作了溝通,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
通報會后,區委書記王立華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區政府及有關區職能部門深入調研,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盡快改善古蕩灣河的水質,盡快讓沿河一線的居民生活環境好起來。朱黨其區長、周衛兵副區長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通報督查情況,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從中吸取教訓,堅決杜絕類似情況的發生,并研究部署了五條整改措施:5月底前完成河道清淤,與相關省市單位溝通取得支持,對所有排污場所做到應納就納,增配泵站加大配水力度,對“河長制”問責,對沿岸群眾宣傳引導。
信任是最好的尊重,行動是最好的支持。監督組一路走來,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真心歡迎和高度認同。嘉興市把監督反饋材料以文件形式下發對照檢查,臺州市要求各級治水辦原原本本學習監督反饋情況,蕭山區委書記俞東來對反饋問題連夜作出批示。
各級黨委政府對監督問題的整改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組織力量,落實責任,嚴肅整改。
青田西寮坑河黑臭俱全,縣治水辦第二天就組織人員清理兩側垃圾,拆除簡易房,取締廢品收購點,向4家養殖場下發了拆除通知書。海寧金編園區紅旗路上廢品加工點廢水直排,海寧市環保局當天就向6家造粒廠下達了違法行為改正決定書,造粒機配電箱現場查封,責令立即停止生產。南潯區針對部分河道整治后又有垃圾的現象,當場通知河長組織人員進行清理。松陽縣新興鎮某養殖場污染嚴重,當地與養殖戶終止合同,農業部門發出通知書,在存欄生豬養殖周期結束后關停拆除養殖場。舟山市對水質差、居民反響大的蓬萊河,組織2支隊伍整治,對污水統一收集處理,沿岸生活區實現雨污分離,把一段地下暗河變為敞開式,河道很快改變了面貌。
水的問題,表現在河里,根子在岸上。針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各級黨委政府注重從源頭上找原因,制定常態化的治理機制,進一步明晰治水目標,完善治水措施,健全治水機制,防止類似問題發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