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工業梯田”里的“環保作業”
更新時間:2014-08-05 15:35
來源:
作者:
閱讀:1212
赤水河在黔北只有268公里,但這條河名氣大。當年,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留下一段神奇的佳話。
貴州山多。赤水河兩岸是或緩或陡的山地,當地人形象地把建有各種工廠的兩岸叫做“工業梯田”。
赤水河養育了沿線工業,工業卻給赤水河帶來威脅。2012年,水質一度降到V類。赤水河還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貴州省領導強調,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貴州省專門制定了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遵義是這場攻堅戰的主戰場。
前不久,我們來到遵義,感受到了這里的人們在“工業梯田”里進行“環保作業”的熱情和執著。遵義市對赤水河流域白酒、煤炭、造紙、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等主要污染源,持續開展環境執法專項行動,一次性取締了279家小造紙坊,對沿河100多家重點白酒企業進行全面環境監察。遵義市向84家企業下達依法實施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其中赤水河流域有39家。
在新浦區,原來的一條水溝已經修葺成2500畝的濕地公園。鋪設在公園之間的道路,采用的是環保的透水混凝土。盛夏時節,千畝荷塘碧水連天,成為人們消夏的好去處。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提升了城建水平。
“環保作業”與農村產業發展連起來,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內涵。走進湄潭縣湄江鎮核桃壩村,茶園繞村,到處都洋溢著感人的綠色。農業部派駐這里的駐村干部何紹周深有感觸地說:“茶葉富了這里的人們。村里有茶葉加工大戶50多家,戶均茶園10余畝,人均純收入已經過萬元。”縣委書記魏在平告訴我們,他們把環境保護和茶葉發展結合起來,50萬人口的湄潭縣,有30萬茶農,茶產業綜合收入41億元。發展茶葉美了山川,又富了百姓。
遵義市投入資金125萬元,對赤水河流域73個規模養殖場開展技術培訓、建設6個養殖場沼氣工程項目等,推廣生態化養殖,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他們還準備在流域內96個鄉鎮實施庭院硬化、垃圾收集處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便民設施、文體活動設施、污水處理設施、照明設施等項目;在8個鄉鎮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
基礎工程建設是遵義“環保作業”的重要抓手。他們從147萬畝退耕還林指標中拿出60%,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態建設,將遵義段赤水河300里區域段建造成竹的長廊。我們了解到這樣一組數字:近兩年,遵義市、縣兩級共投入1162萬元資金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7.7平方公里、植樹造林51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244平方公里。
赤水河“環保作業”的一個亮點在于率先成立了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專門機構。今年4月,貴州成立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專門機構。省法院在全省建立環保審判和執行工作體系,省檢察院建立了覆蓋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河流流域和重點森林覆蓋區的環保檢察專門內設機構,省公安廳在三級公安機關建立了環保專門隊伍。赤水河環保法庭成立以來,審判破壞生態環境刑事案件15件、環境污染行政案件5起。
2014年1月至4月,赤水河茅臺段、兩河口斷面水質達到II類水質標準。赤水河“環保作業”初現成效,其意義遠在兩岸青山之外。貴州省要求赤水河作為流域生態文明改革試點,創造可復制的經驗。我們了解到,貴州已經制定了擴大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將在全省八大水系實施生態補償,全面加強流域水環境保護。遵義“工業梯田”里的“環保作業”又將伴隨貴州工業化進程,在連綿的大山里演繹出更加生動的篇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