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俊:讓環保理念更富詩意地表達
記者:如今國內的許多城市千篇一律,作為設計師,您對此怎么看?現在城市建筑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葛文俊:千篇一律的城市風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是“效率至上、經濟至上”的價值觀的問題。很多建筑師在業主的要求下,不得不選擇最經濟、有效的結構形式。在建筑外墻的施工中,通常工期和預算根本不允許采用傳統的材料和營造方法,而必須選擇可快速拼裝的工業化外墻產品。悲哀的是,很多建筑師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維慣性,即便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忘記打破這些鄙陋的常規。
現在的城市建筑多數很“自私”,比如,為了追求最大化的銷售利益,很多高層住宅像巨大的碑林一樣排列,全然不顧城市空間的品質。反觀歐洲的城市住宅,它們對于街道和廣場空間就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與市民的公共意識和建筑師對于城市的尊重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建筑師應當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大效益中取得一個平衡。
記者:您覺得中國城市建筑在環保、節約等方面和國外相比,大概處于一個怎樣的水平?
葛文俊:我認為我們國家在先進節能環保的技術上,并不落后于國外,比如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方面占據領先地位。但是技術只是實現節能的一類途徑而已,作為建筑師應當利用有效的空間設計,通過“被動的節能方式”,降低投資和運營、維護成本,有效實現“高性價比”的節能環保效果。
記者:什么是“被動的節能方式”?
葛文俊:8年前,我在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的時候,閱讀了很多關于綠色技術的書籍,我發現,中國對節能環保的關注歷史只有十幾年,而歐美國家對此關注已有上百年。在太陽能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納米保溫涂層等先進技術出現之前,西方國家的建筑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被動式節能”方式讓建筑空間達到舒適的目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公共建筑應允許最多的太陽輻射照入室內,利用溫室效應,提高室內溫度。
于是,這些年在我們的設計中也在追求這種“被動的節能方式”,比如在住宅的設計中,我們會利用一定厚度的比熱容較大的材料,在白天吸收太陽輻射的能量,滯后12小時對室內單方向釋放出來,達到夜間采暖的目的。在炎熱的夏季,我們通過“煙囪效應”促進無風環境下的自然通風,帶走熱量;在辦公建筑里可以通過夜間凈化通風,帶走建筑結構中的熱量。另外,我們更愿意利用建筑周邊的水景,利用“蒸發吸熱”的原理,與自然通風結合,達到給室內降溫的目的。
總之,我認為國內建筑師,不應只瞄準高科技的技術,應多學習西方在綠色設計理念上的百年積淀。我認為“被動的節能方式”投資少,幾乎沒有運營和維護的成本,非常適合并不富裕的中國。而“被動的節能方式”的另一價值在于能夠讓節能環保的理念更有“詩意”地表達出來。比如灑滿冬日暖陽的門廳,夏日陰影里清涼的流水……這些景致在帶來舒適感的同時,更給人精神上的愉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