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空洞會不會消失?
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近些年,隨著《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訂,人類保護臭氧層的行動取得了很大成效。請關注——
近日,聯合國發布的臭氧層報告顯示:臭氧層在2000年至2013年間變厚了4%,這是35年來首次出現這種變化。此外,南極洲上空每年一次的臭氧空洞也在停止擴大。但盡管如此,臭氧層目前仍較1980年薄了約6%。
“我們相信臭氧空洞應該是可以完全消失的,但是挑戰很大,其所受的影響因素很多。”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建信說。他曾于2004年獲第二屆國家“保護臭氧層貢獻獎”特別金獎,2006年獲聯合國60周年UNEP保護臭氧層貢獻獎。
人為因素是臭氧空洞主要原因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現,在南極上空十幾公里以上的平流層,臭氧總量急劇下降,從而導致形成臭氧空洞。臭氧層的耗竭,會使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量輻射到地面,從而對人類及其生存環境造成極為不利的后果。
有人估計,如果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10%,地面不同地區的紫外線輻射將增加19%—22%,由此皮膚癌發病率將增加15%—25%。另據美國環境局估計,大氣層中臭氧含量每減少1%,皮膚癌患者就會增加10萬人,患白內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將增多。同時,還有人認為,臭氧層被破壞,將打亂生態系統中復雜的食物鏈,導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種滅絕,將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農作物減產,導致糧食危機。紫外線輻射增強,還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人為因素是造成臭氧空洞的最主要原因。胡建信介紹,人為排放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在平流層的濃度逐步升高,平流層都存在著這種消耗臭氧層的物質。
“氣候變化也是影響臭氧層恢復的不確定因素之一。”胡建信指出,一些溫室氣體對臭氧的形成和降解都會有一定影響,會影響其恢復速度。臭氧層本身也是一種溫室氣體,對紅外線有吸收的作用,會加劇溫室效應。絕大部分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具有強紅外吸收能力,對氣候變暖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因為絕大部分消耗臭氧層物質也是溫室氣體,淘汰臭氧層的消耗這些物質會對減緩氣候變暖有很大的貢獻;2007年以來,來自荷蘭、美國等,很多科學家先后發表文章論證了這一點,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我們也減緩了氣候變暖的速度。他們認為,僅僅2010年一年,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同時帶來相當于110億噸左右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減排。相當于《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的5.5倍。”胡建信說。
找到合適的替代品是難點
自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中國已逐步建立與完善了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積極開展淘汰活動。如今,中國的生產和消費行業對保護臭氧層有很大貢獻;已經基本消除了破壞臭氧層能力最強的物質生產和使用,尤其是用于工業化生產的物質——以哈龍、氟利昂和四氯化碳等為代表的第一代消耗臭氧層物質。
“還有一些第二代的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它們的破壞力不是那么強,但仍不可忽視。”胡建信說,“我們正在控制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排放源頭,長期堅持下去,臭氧層應該可以恢復。”他介紹,通過鼓勵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應用,中國2015年淘汰第二代消耗臭氧層物質——氟氯烴(HCFCs)10%的目標預計將按照計劃實現。
但他同時指出,如果單純為了找到替代物品來保護臭氧層,現在技術上不是大問題。在一些歐美的發達國家,絕大部分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已經被淘汰;但他們采用了大量氫氟碳化物(HFCs)。這些替代品同時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氣候變暖。這些物質也是《京都議定書》控制排放的物質。
“一些替代技術雖然存在,但需要創新的空間仍然很大;要做到環境友好,又沒有其他危害還是很有挑戰性的。”胡建信說,“2030年將氟氯烴的生產和消費削減到97.5%,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技術引進,也需要資金。找到一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這是一大挑戰。”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找到一個具有相近或者更佳效率、既不會帶來壞境影響又不會帶來安全風險,而且成本可以被接受的替代品很不容易。
臭氧層保護需要人人參與
大多數人認為,人類過多地使用氟氯化碳(CFCs)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人為消耗臭氧層的物質主要是廣泛用于冰箱和空調制冷、泡沫塑料發泡、電子器件清洗的氟氯化碳以及用于特殊場合滅火的氟溴烷烴(Halons哈龍)等化學物質,國際社會為了保護臭氧層,將這些物質列入淘汰或受控制使用的名單中,因此也稱這些物質為“受控物質”。
“公眾也能夠直接參與保護臭氧層。”胡建信表示,首先,在采購商品的時候,盡量選擇不破壞臭氧層的產品,例如選擇無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空調、冰柜、冰箱等等,少購買采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發泡制品,這樣便可減少市場需求量,以減少排放量。其次,對于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一些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產品,要認真監管,保證這些設備在維修和報廢過程中不排放或者少排放消耗臭氧層物質。比如維修空調時,督促維修人員慎重技術故障,不要輕易地將制冷劑排放掉,盡可能回收制冷劑。
“發達國家的經濟條件、技術條件相對成熟,政策的制定也有其獨到之處。比如美國制定環境稅,歐洲頒布一些禁令,限制舊產品的生產銷售并鼓勵研發新產品,提高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成本,加強技術開發力度,實行配額交易制度等等。值得我們借鑒。”胡建信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