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盛制藥:廢水全利用“零排放”
更新時間:2015-02-25 16: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閱讀:2791
廢水是制藥企業的主要污染排放物。記者走進位于內蒙古托克托工業園區的內蒙古常盛制藥有限公司,在其環保設備運行區,數個大污水生化處理池正井然有序地運行著。與一般污水處理池不同的是,這里的環保系統是帶“蓋子”的。
內蒙古常盛制藥有限公司環保負責人介紹,全封閉膜覆蓋的環保處理設備中的抽氣機,把廢水耗氧、厭氧反應等生成異味的氣體抽出來,集中收集進行吸收等凈化,解決了異味無組織排放的問題,避免對空氣的二次污染。
除了對污水進行多重生化處理外,常盛制藥還投資十余萬元建成了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項目。當記者走入水循環利用環保車間,一排排世界最先進、全自動化的超級反滲透膜處理設備矗立在眼前。
四川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美富特環保產業集團總裁宋岱峰博士說,常盛制藥將化學需氧量(COD)高達上萬的污水,經環保中心生化單元處理到300毫克/升,再通過微電解、軟化、砂濾、超濾(UF)膜、反滲透(RO)膜、超級反滲透(SR)膜、蒸發結晶(MED)等環節處理。處理后的水COD、氨氮、pH、電導率等主要指標均達到工業回用水標準。至此,常盛制藥成為國內首家實現水資源全循環利用的制藥企業。
“該套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設備是國內各應用領域中規模最大、裝機最多的,也是首次應用于醫藥工業廢水凈化回用領域。經超級反滲透膜處理的水,清澈透明,無任何顏色或氣味,接近純凈水。”該環保負責人說。
據實際運行測算,常盛制藥把每噸300毫克/升的廢水處理到可循環利用,成本為7—8元/噸,其中膜設備折舊成本約3元/噸,投資和運行成本巨大。不過,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國家對企業環保要求提高,水資源價格不斷攀升,生產用水全循環利用不但技術可行而且經濟劃算。
常盛制藥董事長盧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內蒙古是一個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托克托工業園區離黃河直線距離約5、6公里,位于黃河上中游之間。但黃河給各地區的水量配額由黃河委確定,相對穩定,不是想用多少就能用多少。制藥廠用每噸新水要交給自來水公司2.8元的取水費(含水資源費),企業還需再花1元/噸處理費,對新水進行處理后才能用于生產;制藥廠把廢水COD預處理到300毫克/升,再排放到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交給園區處理廠的費用為5.88元/噸。
“原先用1噸水到排放1噸水,其總成本接近10元/噸,現在綜合利用項目的廢水處理成本為7—8元/噸;處理后的水可直接回用于生產,省去了新水再凈化加壓環節,因此,即使加上環保設備的一次性投資費用,仍然合算。”盧華說,在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項目運行前,企業每天新水取水量約5000噸,現在每天僅需補充200—300噸新水,這也大大減少了對黃河水的取用。
“我們把循環利用項目的設備供應和安裝調試全部交給美富特公司。由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不但能保證項目的穩定運營,也降低了環保設備建設和運行成本。此外,如果出環保問題,我們將追究環保公司的責任,并按合同要求賠償,責任分明。”盧華說。
常盛制藥主營產品為青霉素系列原料藥和中間體,特別是阿莫西林。內蒙古氣候干燥、溫度較低,特別合適制藥企業的生產。因此,光在托克托工業園區里就有11家制藥企業。以往如有污水排放,常常分不清是哪家企業排放的,因此造成的誤會,讓企業不勝煩惱。
“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投入使用后,一方面是減輕了當地的環境和水資源負擔,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分清污染責任,維護了企業的形象和聲譽。”該環保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在環保車間外,記者還看到一個四層鋼結構平臺,在離心機下料口,潔白的晶體連續不斷地生產出來。“這是多效蒸發單元,采用四效低溫強制蒸發技術,將蒸發、結晶、離心、分裝等工序一體化完成。通過一系列處理,最終使水和鹽分離。冷凝水合并至膜處理單元處理再利用,鹽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鈉和氯化鈉晶體,可回收再利用。”該環保負責人說,“我們的思路核心是把每一點資源都利用起來,每一點污染都不外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