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植樹節成為生態文明的時尚符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 植樹節 。
早春三月,春意萌發,正是植樹好時節。花上半天一天時間,呼朋喚友到郊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挖坑、放苗、培土、整平,一棵棵樹苗隨之拔地而立,心情也會變得和春天一樣明媚起來。
我國自古便有植樹愛綠的傳統,清明時節插柳植樹、“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古詩詞彰顯了古人熱愛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而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植樹節 ,是一個法定節日,義務植樹也是一項公民義務。
然而,圍繞植樹也出現了一些亂象。每年 植樹節 前后,各地各部門都會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運動,樹木是栽下了,是死是活就很少有人管了。重植輕管,敷衍了事,形式主義導致年年栽綠不見綠。而一些部門為了營造植樹氣氛,不惜驅車百里,浩浩蕩蕩,其消耗的資源和排放的尾氣大大超過植樹的效益。同時,鋼筋水泥的城市不斷擴張,也蠶食著日益減少的綠地環境,到哪里去種樹也成為不少人的困擾。
綠色既是泛指花草樹木綠蔭滿地,也是生態和文明的代名詞。防治大氣污染是一直以來公眾最關心的話題,研究數據統計,一棵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可見植樹造林是驅散霧霾、改善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的非常有效的、低成本的方法。
植樹不僅可以綠化環境,還可以美化心靈,提高文明素養。事實上,帶孩子去植樹也是不少家長的選擇,通過親力親為的植樹活動,不僅讓孩子學習植樹知識和自然知識,明白一棵樹成長的不易,激發好奇心和責任心,還可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幼小心靈上播下環保和文明的種子,身體力行從事環保活動,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家園、熱心公益、傳遞文明的意識。
一年之計在于春,植樹“樹人”正當時。植樹造林,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在提倡“低碳、節能”環保生活的今天, 植樹節 不應該堙沒在喧囂蕪雜之中,而理應成為現代公民的時尚追求。莫忘 植樹節 ,綠色“種”心中,種下一棵小樹,呵護一片新綠,全面推動 生態文明 建設,提升現代環保理念,繪就綠色中國、幸福中國的美麗圖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