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企業污染排放透明度 嚴抓源頭減少霧霾產生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霧霾現象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災害性天氣。霧霾天氣不僅嚴重影響群眾的身體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隱患,還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自然災情進行通報。因此,如何及時準確預測霧霾天氣,建立霧霾天氣與大氣污染源的監測、預報互動機制,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降低霧霾天氣的發生頻率,減少和降低霧霾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首先,開展霧霾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明確污染源及污染物。
霧霾天氣是一種與大氣污染密切相關的天氣現象,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污染物是氣溶膠。空氣中的灰塵、硫酸與硫酸鹽、硝酸與硝酸鹽、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霧霾天氣就是由氣溶膠引起的典型污染型天氣。因此,研究霧霾天氣的成因離不開對大氣環境的研究。隨著全國各地對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視,各地環保部門陸續開展了對本地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
在此基礎上,建議開展全國性的霧霾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借鑒國內外有關灰霾天氣的研究成果,針對我國近年來出現的霧霾天數明顯增多的趨勢開展深入研究,分析、找出霧霾天氣出現的成因、演變規律和氣候特征。明確造成霧霾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以便采取相應措施,從源頭減少霧霾污染的產生。
其次,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減少工業企業污染排放。
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減少“兩高一資”項目,遏制盲目重復建設。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引導現有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逐步降低非高新技術企業比例,通過政策杠桿和行政干預,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減少企業污染排放。結合各地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要求,提出各區域、主要行業、主要污染源排放強度應控制的極限范圍。根據污染源排放強度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環境監督管理力度,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優化和調整能源結構,積極推廣使用天然氣、水煤漿等清潔能源,推進城市新能源基礎設施、空氣熱泵、海水熱泵、地熱泵等工程建設和節能技術。關注能源危機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可能影響,進一步探索、研究、開發和利用新的、可再生的、潔凈的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波能等無污染能源。
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減少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加強宣傳教育,使政府決策部門和企業領導者充分認識到清潔生產的意義和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在《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基礎上制訂清潔生產激勵和懲罰制度,提高企業的清潔生產意識和主動意識,推動清潔生產全面實施,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從源頭控制工業企業水污染源產生。盡快分行業、分層次制訂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清潔生產指標體系。篩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并進行推廣。在不同行業中篩選一些有效的清潔生產工藝,并進行推廣應用。
建立清潔生產周轉金。有些企業盡管愿意實施清潔生產方案,但短期內由于無法籌集相應的資金而不得不放棄或推遲實施清潔生產的時間,建立清潔生產周轉金可進一步促進清潔生產工作。同時,還要加快制定清潔生產標準和審核的技術導則,使清潔生產審核人員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第三,增加企業污染排放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
只有在政府監管和公眾監督的雙重推動下,大氣污染才能消除調查盲點,得到有效根除。
要完善排污許可證制度,要求各污染排放企業將排污許可證的內容,附上簡要說明,按年度予以動態公示,其中省以上和重點排污企業必須在國家級權威環保報刊上公示。各級政府應定期將本區域內的污染排放企業狀況以及各年度應該承擔的污染物削減量等,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尤其對重點污染企業應增加公示的內容和頻率。政府將每年度的環境狀況公報提前到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同時在年初發布,條件成熟后應發布季報。
上市公司和申請上市企業應該將自身的環保業績和排污情況向社會公示。環評單位、污染治理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企業的資質和信譽也應參照上述口徑進行動態公示。加強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產品、環保標志產品等產品的公告公示,將認證和批準的單位、日期、有效期、年檢等信息向社會公布。
第四,加強公共交通管理,建立健全拼車網絡平臺,提高車輛使用效率。
加強公共交通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還可以對減少霧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合理調整公交線路,鼓勵市民綠色出行,乘坐地鐵、公共交通、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行年票、季票、月票、聯票等制度,由政府適當補貼,降低乘車費用,鼓勵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實行私家車行使單雙號制度,并提高私家車停車收費,以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數量。借鑒香港成功經驗,增加雙層公交車的數量。
學習國內外交通管理先進經驗,對車輛進行動態管理。例如,澳大利亞悉尼大橋上不設置隔離防護欄,而是利用交通信號指示燈來調整來往車輛。當清晨到市區上班的車輛多時,悉尼大橋進城的車道多于出城的車道;當傍晚離開市區下班的車輛多時,悉尼大橋出城的車道多于進城的車道。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橋面汽車出現擁堵現象。
此外,要學習國內外交通管理先進經驗,建立健全拼車平臺,鼓勵市民上下班或旅游拼車出行。這種做法,既可以實現車輛資源共享,降低出行成本,同時又減少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德國在這方面已有20多年的成功經驗,青島市拼車網絡平臺也很健全,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鑒于我國目前缺少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建議在建立健全拼車網絡平臺的同時,制定關于拼車的相關管理規定,對拼車的法律責任、拼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賠償糾紛,以及拼車的線路等進行規范,以嚴格限制利用拼車進行營運等現象,使拼車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