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全方位加強生態保護防治水污染
“以前這里全是河灘和樹行子,水也渾濁不干凈。沒想到現在風景變得這么好了,你看,水多清!”3月30日,在沂水縣沂河濕地(南區),許家湖鎮王莊村村民王福欽帶著她的小外甥邊嬉戲邊對記者說。如今天氣越來越暖和,沂河濕地成了她們游玩的好去處。
沂水沂河濕地(南區)位于沂水縣南部,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是沂河流域“治用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沂水縣投資4500萬元建設。其中,潛流濕地12萬平方米,表流濕地18萬平方米,栽植了蘆葦、荷花、黃花鳶尾、千屈菜等水生植物,還有生物漂帶和人工浮島等。
在濕地的東側,是沂水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沂水生態科普教育基地。沂水縣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日處理污水3萬立方米,二期日處理污水5萬立方米,將工業園污水和縣城南部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后,達標水進入濕地,通過土壤、人工填料、水生植物、人工漂帶和微生物、水生動物的過濾吸收,沉淀降解,進一步凈化水質。“每天可處理尾水8萬立方米,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每年可削減cod292噸、氨氮73噸、總磷2.92噸。”沂水縣環保重點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劉洪祥說。
濕地出水作為生態補水進入沂河河道,形成了330公頃的生態修復濕地,有效保障了沂水縣沂河出境斷面水質安全和枯水期沂河的水生態健康,為魚類和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棲息地,并為市民打造了一個戶外休閑活動的好去處。
沂水生態科普教育基地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環保教育基礎工程,設主展廳、演播報告廳和應急預警調度指揮中心三部分,其中主展廳分為三個篇章,分別為九策治污篇、生態沂水篇和人與自然篇,以數字化交互媒體技術為主,融入高科技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了沂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多處與市民互動環節,如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模擬圖,主要向群眾展示污水如何變成清水的過程。還有生活中的環保小常識展區和市民觸摸式互動系統,市民可以簽名拍照留念。
“沂河濕地與環保科普教育展館一起,常年向社會公眾開放,普及環保知識,將進一步提高市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文明意識。”沂水縣環境應急與調查中心主任牛繼宗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