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約談:切莫只是“看上去很美”
環保部、河北省政府近日聯合約談保定市人民政府,要求對方在今年6月30日前對白洋淀環境整改到位。約談會上,環保部相關負責人未留情面地指出問題,保定市政府也拍了胸脯保證完成整治任務,一切靜待6月30日檢驗結果。約談,真的有奇效嗎?
保定,不是約談的第一例
“約”還是“不約”,這曾經是一個問題。中國是一個“面子”社會,一級政府因為某項工作沒做好,被相關主管部門約談,是件很丟臉的事情。正因如此,在環保壓力日漸凸顯的今天,約談才漸漸成為環保工具箱中的一員。2014年前,約談往往在官方網站和新聞報道中不見蹤影,總還顧全個“面子”。伴隨著2014年《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出臺,約談走入公眾視野。安陽、滄州等多個城市的領導先后“吃螃蟹”的消息見諸報端。
在約談會上,主管部委往往不留情面,被約談的政府負責人也常常“痛下決心”。有了國家部委的強力介入,有了當地政府的嚴明態度,約談看上去真的很美。然后呢?有媒體曾經用“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來形容某些城市約談過后的效果。更有人認為,某些約談是“重重拿起,輕輕放下”的情景劇。
“紅臉”之后,更顯含金量
約談無疑能夠讓主管領導“紅紅臉”,而真正目的是讓環保不作為“出出汗”。通過約談的方式,督促父母官真抓實干,促進環境惡化的局面得到改進。但如果約談只“紅臉”,不“出汗”,顯然不能達到目的。環境保護問題,結果永遠比過程更重要,無論使用怎樣的手段,使環保工作得到改觀是唯一標準。
從這個意義而言,約談之后的工作更顯含金量。一方面,不能滿足于地方政府主動報送的紙面文章,整改是否真的見到了實效,要走下去、真檢查。另一方面,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要有后續懲治和問責手段。目前,地方官員最擔心兩種問責:一是區域限批,即“不達標就限制項目的審批”;二是把環保考核結果與升遷掛鉤。因此,避免約談成為空談,環保部門要留后手,通過限批和考核等組合拳,促使督政起到真效果。
向著最好的目標努力,做最壞的打算,環保約談同樣亦應如此。當下,保定市政府面對的任務繁重、時間緊迫,人們期待白洋淀這一“華北之腎”的保護能夠有嶄新的面貌。人們也期待,環保部門工具箱中的手段進一步豐富,早日喚醒一些地方沉睡的環保意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