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環保新技術: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80多萬噸
“我國大部分的工業生產現階段都擬實施或已實現除塵、脫硫、脫氮,但是對于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處理和監控由于種種原因遲遲沒能實現。”談及現階段的污染物排放監控,浙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翁小樂副教授如是說。
脫硫、脫氮氧化物技術帶動數十億產值
浙江的環保產業發展在全國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這句話,是翁博士對浙江環保產業的概括,他告訴記者,除了像浙大環境工程研究所這樣的科研院所外,浙江在環保領域擁有例如菲達集團、聚光科技、天地環保等為數眾多的上市企業。
正是這些院所和企業的合作以及在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浙江的環保產業發展才更為成熟和完善。據翁博士介紹,目前浙大研發的脫除二氧化硫技術已經運用到了工業生產中,“400多臺套的工業鍋爐經過改造使用上了這些技術,除了每年削減排放二氧化硫80余萬噸外,還帶來了近18億元的總產值。”翁博士說道。
同樣,翁博士所在團隊開發的非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NCR)處理氮氧化物技術也已經順利進入產業化階段,目前已經安裝近100多臺套,每年削減氮氧化物近2萬噸。
治理霧霾不原地踏步
下階段瞄準揮發性有機物
盡管到目前,脫硫和脫氮技術已日趨成熟,使我國這個耗煤大國能較好地實現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但是隨著工業化的加速,另一個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VOC)逐漸進入科學家的視野。
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產生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而天然氣等燃燒產物、吸煙、采暖和烹調等也會產生。比起傳統的硫化物、氮化物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因單位含量少,種類多,很難做到精確檢測,所以如何治理目前也是研究的熱點。
研究發現,揮發性有機物帶來的危害更大。翁博士介紹,常見的甲苯、苯、二甲苯都屬于此類范疇,不僅人體接觸會致癌,還是霧霾形成的前體物,而我省的制藥、染織和橡膠等產業都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
翁博士認為,打造“西湖藍”首先要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不能原地踏步僅停留在除硫和氮氧化物上,切斷霧霾的來源,另一關鍵是控制住霧霾產生的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
控制汞排放成研發新課題
一體化脫汞設備進入工程驗證
在對大氣中汞排放處理檢測方面,浙大研究團隊也正在進行相關的研究和嘗試。在實驗室,翁博士介紹了一套實驗用的設備,“這套設備就是正處于驗證階段的脫硫、氮和汞一體化裝置。”他告訴記者,傳統的脫除設備都是疊加形式,一套設備處理一種污染物,會讓場地有限的企業無法安裝,但是這個一體化裝置則能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時這也是首次嘗試讓聯合脫除的裝置進入產業化階段。據了解,類似于電廠等企業在燃煤過程中都會有少量的汞作為廢氣排出,雖然單次量很少,但是每年的總量相當可觀,這些“總量”驚人的汞給人體帶來的慢性中毒非常可怕。
“正因此,對于汞排放的控制和監測應當逐漸被納入環保指標中,目前這臺處于工程示范階段的裝置,脫硫效率大于95%,脫硝效率大于70%,脫汞效率大于70%,均可實現達標排放。”翁博士介紹說,首先嘗試這套設備的正是杭州市區的輕華熱電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