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水質清潔生產是首選
“污染在水中,源頭在岸上。”要想使水環境得到根本改善,追根溯源的重點是排污領域。為此,“水十條”將工業污染防治列為污染物控制的首位。化工作為高耗水、高排水行業,企業往往依水而建、鄰水而居,特別是在沿海沿江沿河沿湖地帶,產業分布尤為密集。為此,在“水十條”列出的十大重點整治行業中,氮肥、農藥、焦化、原料藥制造4個化工類子行業位列其中。
治污不如少排污。作為源頭治理技術,清潔生產是污染控制的首選。連日來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多家化企了解到,雖然大家普遍認為“水十條”會增加企業環保壓力,但對促進清潔生產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達標排放將成為企業適應新常態的自覺行為,清潔生產是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也是企業提質增效的動力。
“下個月,公司第二期年產80萬噸尿素技改項目就要投入調試運行。可以說,如果當初不選擇清潔生產,在環境容量極其有限的太湖之濱發展氮肥產業是不可想象的。”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杭尚元深有感觸地說。他提起太湖藍藻污染事件,告訴記者當時數以千計的環湖化企被迫關停和搬遷,從那一刻起,靈谷公司這家蘇南最大的傳統氮肥企業就下決心對80萬噸級尿素裝置進行顛覆性技改——引進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連續氣化技術,實現生產方式重大轉變。
“自此,公司取得了地方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廣泛信任,雖毗鄰太湖,卻生存無虞。第二期年產80萬噸尿素項目能夠順利獲批,正是受益于大力推行清潔生產,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杭尚元介紹。
長期以來,農藥廢水一直是環保監控重點,也是群眾投訴最多的污染源。全國殺菌劑龍頭企業江蘇利民股份有限公司,已為實現清潔生產先后投入數億元技改治理資金,先后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物料輸送暴露而產生的浪費和污染,實現了全密閉化生產;集中實施了生產污水凈化中水回用、代森錳鋅閃蒸噴淋水循環利用等工程,從根本上消除了廢水污染源,目前生產用水全部實行閉路循環。
該公司總經理李新生介紹,在“三廢”處理中,該公司引進了先進的MVR技術、電芬頓技術、氧化吸附技術、焚燒爐技術等。“我們崇尚清潔生產,也吸引了多家跨國公司前來開展業務合作,促進了公司外向型經濟發展,并于今年1月成功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相信‘水十條’會促進更多企業適應當前的新常態。”李新生說。
在“水十條”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被明確列為重點技改項目。業內骨干企業已作出了表率。江蘇晉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安環部部長周學強介紹,他們于2006年建成尿素工藝冷凝液深度水解及回用裝置,使裝置的冷凝液含氨和尿素小于5ppm,再經過冷凝液回用裝置去除其中的少量鐵、氯等有害物質,加入氣相保護劑后作為造氣鍋爐的用水而不再外排,由此每年減少尿素及氨排放量1950噸。
“通過系列技改,公司循環水系統循環倍率由1.8提高到2.5以上,水重復利用率大幅提高,年增效560萬元。我們認為,治理廢水能夠實現雙贏:一方面達標排放為保護環境作出貢獻,維系了良好社區關系;另一方面,治污有保障,可使企業生存無虞。由此可見,‘水十條’的推動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周學強對此充分看好。
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的環境容量日趨緊張,許多地方政府對化工項目設置了限制門檻,甚至連環保技改項目也一概不批。“水十條”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長江、黃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全國地下水質量極差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Ⅰ、Ⅱ類)比例達到70%左右。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明確的目標無疑對化工行業的清潔生產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德納國際企業董事長秦怡生對“水十條”充滿了期待。“新政倡導清潔生產,引導方式也是科學可行的。其中,允許新建、改建、擴建等技改項目通過清潔生產,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這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不環保技改不行,想清潔環保不能’的兩難選擇。希望有關部門深刻領會其內涵,推動化工行業實施清潔生產。”秦怡生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