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餐廚垃圾集中收運為何叫好不叫座
按計劃,目前餐廚垃圾清理工作應該進入中期拓展階段,日收集運輸處理應在120至150噸,但日前只有35噸左右
從免費清理餐廚垃圾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個月,呼市違法收購泔水與免費清理餐廚垃圾進行著博弈。從數據上看,免費清理餐廚垃圾顯然占了下風。
今年6月1日,內蒙古呼市市政府發布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呼和浩特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管理辦法>的決定》,將4年前的餐廚垃圾處置辦法做了改動。
這一次,能贏嗎?
叫好的尷尬
劉明華,呼市城環產業公司餐廚垃圾清理四隊的一名隊員。劉明華與另外兩名工人負責回民區中山路商業街附近的5處餐飲機構的餐廚垃圾清理工作,每天14時左右,他們從距離呼市20多公里的工業園區出發。
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大概40多分鐘的車程,餐廚垃圾清理車便能到達中山西路。但開到各個餐飲機構的后門,卻需要多出好幾倍的時間。
“忙著呢?抽根煙歇歇吧師傅。”劉明華每走進一處餐飲機構,都會和餐飲機構的保安以及后廚工作人員打聲招呼。他認為,想要順利收到餐廚垃圾,必須和這些人打好“關系”。
在劉明華看來,商業街上收餐廚垃圾,其實是最難的,將車開到餐飲機構門前就非常費勁。而在搬運的時候,大部分的餐飲機構不允許他們走電梯,所以從樓上的步梯上往下搬運餐廚垃圾,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而在運送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能將餐廚垃圾灑到臺階上。為此,他們特意隨身帶了抹布,一旦發現有遺撒的現象,在保安以及飯店的管理人員還沒到的前提下,迅速清理掉。
“如果電梯里運送的話,味兒特別大,影響顧客,所以很多飯店不讓我們走電梯。”劉明華說,在當初與各個飯店簽訂合同的時候,明確規定,在餐廚垃圾清理車到之前,飯店應該將有餐廚垃圾的桶放在門口,配合餐廚垃圾清理工作人員完成清理工作。但事與愿違,這項規定在如今看來,卻成了一紙空文。
清理餐廚垃圾的車輛共分三種承重類型,分別為3噸、5噸、8噸,劉明華開的車可裝3噸餐廚垃圾,但幾乎每天都收不滿。
劉明華看來,有不少的餐飲機構只是“象征性”地給一點。劉明華說,他曾親眼見到過一些餐飲機構的后廚工作人員用篩子把餐廚垃圾過濾,把含水量較多的交給了他們,而把過濾后的賣給了收泔水的人。
不叫座的煩惱
今年1月1日起,呼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對呼市的餐廚垃圾進行免費清理,并在之前定下了計劃。清理餐廚垃圾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運行階段(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以市區主要學校、醫院、大型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食堂和一環路以內部分餐飲企業為試點,開展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工作,日收集運輸處理餐廚垃圾60-80噸;中期拓展階段(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初期運行的基礎上,逐步將收運區域逐步擴展到二環路以內范圍,基本覆蓋城市中心區域各餐飲單位,日收集運輸處理餐廚垃圾120-150噸;全面鋪開階段(2015年11月以后),繼續擴大餐廚垃圾收運范圍,基本覆蓋呼和浩特市所有餐飲單位,日收集運輸能力達到150至200噸。
按照計劃來看,目前餐廚垃圾清理工作應該進入到了中期拓展階段,日收集運輸處理餐廚垃圾應該在120至150噸。但記者日前采訪城環公司餐廚垃圾處理負責人付明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卻是日處理餐廚垃圾只有35噸左右。
付明介紹,現階段,呼市城環公司已啟用餐廚垃圾專用收運車近30輛,并向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提供專用收集桶來集中收運餐廚垃圾,每只桶收100元押金。目前有60余名專業的垃圾收運人員,負責日常的餐廚垃圾收運工作。
為什么每天只收到了35噸左右的餐廚垃圾,付明一肚子苦水。
付明說,城環公司在做餐廚垃圾免費處理之前,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呼市目前能產生餐廚垃圾的餐飲機構大概有3000多家,約能產生200多噸餐廚垃圾。目前呼市城環公司已與148家餐飲機構簽訂合同,包括大型酒店、大中專院校以及企事業單位食堂。但在收運的過程當中,大多餐飲機構明顯不配合,不讓工人走電梯,為了節省衛生費,在餐廚垃圾里加生活垃圾,根本無法處理,在給餐廚垃圾的時候只給一點,導致在運輸處理的過程中,處理1噸餐廚垃圾的成本費需要400元,而呼市市政府給的補貼為120元/噸。平時在大街上能看到泔水車,但苦于沒有執法權,任憑泔水車在大街上來回跑。
付明說,現在城環公司改變戰略,下一步將簽訂商戶發展到300家左右,在9月初,將每天收運餐廚垃圾的數量達到50噸左右,今年年底完成每天收運80噸。在后來的推廣中,將逐步面向街道、社區發展。
“說到餐廚垃圾處理之難,作為呼市唯一一家可以無害化處理的京城固廢有限責任公司,每天處理餐廚垃圾的政府補貼,連機器運轉一次的費用都達不到。”說到這里,京城固廢副總經理蔡力群有些無奈。
一份文件后的權利交接
今年4月22日,剛上任不久的呼市代市長李杰翔簽署了一份《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呼和浩特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該決定于4月13日呼市人民政府第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6月1日起正式實施。
記者通過閱讀該項《決定》,發現共有7處地方進行了修改,這7處除了部分細節修改之外,將大部分的餐廚垃圾主要負責單位集中到呼市城管部門。
正是因為這項修改《決定》,呼市餐廚垃圾的主要監管部門從呼市環保局變成了呼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由呼市城管局二級單位城環公司主要執行,城管行政執法一支隊以及市四區進行配合以及監管工作。
呼市環保局廢棄油脂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文林告訴記者,目前的監管工作大部分已經移交到了呼市城管部門,環保局目前負責的是一套今年建立起來的信息化網絡監控平臺,這套監控系統,下一步也將移交到城管部門。
“每輛餐廚垃圾運送車接收每個對應餐館的餐廚垃圾的重量數據都需進入系統,并可將所有環節的重量數據進行比對”劉文林介紹,餐廚垃圾運送車移動視頻、餐廚垃圾處理公司、廢油脂處理公司等定點視頻需進入系統,并可傳輸至監控中心。
記者了解到,餐廚垃圾運送車行走軌跡在系統內可查詢,可調取。
泔水都去哪了?
對于收泔水,家住在北二環附近的鄭春旺最有發言權。
鄭春旺在回民區光明路的金藍港附近收泔水已有多年,那個時候買的新三輪車,在長時間的污垢洗刷下,從天藍色已經變成了黑色。他說他負責收的幾家小飯館,從來沒有付過錢。
“他不給我,我還不要呢。”鄭春旺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理直氣壯。他收了將近7年的泔水,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經驗,他只收小飯館的,因為小飯館沒有專門清理泔水的人,如果他不去清的話,他們還得自行清理,小飯館的泔水少,很少有人去賣。
另外,他還有一條戰略,如果有新的“客戶”聯系他收泔水,他會以位置太遠等理由拒絕,用他的話來講,這是在給新客戶“吊胃口”,為免費收泔水打下基礎。
“收回去的泔水做什么用?”記者在與鄭春旺交流了一段時間后有了答案。
“喂牲口。”鄭春旺簡短地回答了這3個字,而對于喂什么牲口,鄭春旺沒有再說。
收了大約七八家的泔水,他騎上三輪車準備返程,記者在其后面一路進行跟蹤。大約20分鐘之后,鄭春旺到了北二環附近的廠漢板村,轉了幾個彎,他將三輪車開向一處平房院內,隨后他便趕緊鎖了門,透過門縫,記者依稀能看到鄭春旺將泔水倒進一個大桶里。在院子的北側,有幾個露天的圈棚子,里面有五六只豬。
相對鄭春旺的輕松,在中山路商業街和劉明華搶“飯碗”的一名男子可不輕松,他負責中山路附近商業街的好幾處大型餐飲機構的泔水。記者在中山西路某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經常能看到一輛銹跡斑斑的三輪車。
該名男子告訴記者,他每天在這里收泔水,是要付錢給飯店的。
在面對泔水都去哪了的問題,付明認為,城環公司目前收的只是一小部分,而還有一大部分流向了養殖戶。
劉文林告訴記者,之前環保局曾做過統計,呼市大約每天能產生300多噸餐廚垃圾,在沒有免費清理餐廚垃圾之前,大部分的餐廚垃圾都喂了豬。今年,隨著八項規定的落實,浪費逐漸減少,餐廚垃圾的產生也相對減少了很多,再加上免費清理餐廚垃圾,流入養殖戶中的泔水也減少了一部分。
推廣難,難在合作執法
在呼市開展餐廚垃圾免費清理之前,其實就開始了與飯店簽訂合同,呼市四區城管局得到了推廣任務,但普通推廣不下去。回民區城管局在2014年11月就展開了一次與轄區內部分飯館的協商會,那次的協商會,回民區城管局副局長盧耀國記憶猶新,因為沒有一戶餐飲機構愿意簽合同。大多數的餐飲機構拒絕原因相同,一方面是有附加條件,希望在清理餐廚垃圾的同時,將生活垃圾也一并帶走,另一方面是清理餐廚垃圾丟失了一部分人的收益。后來在食藥部門的配合下,有30多戶餐飲機構簽訂了合同,至今,回民區有約60戶餐飲機構與城環公司簽訂了合同。
“沒有多部門的配合,這項工作很難推廣下去。”盧耀國說,餐廚垃圾涉及很多面,城管部門根本涉及不到,比如說馬路上跑的收泔水的車,大部分都是無牌車輛,應該交警執法。推進合同簽訂,應該由食藥部門負責,城管局負責市容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多部門解決,是最恰當的。
盧耀國告訴記者,雖然制定了相關處罰條例,但回民區城管局對于餐廚垃圾至今未開出一張罰單。
其實同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回民區,呼市其他3個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玉泉區城管局綜合辦公室主任徐萌樂說,目前城管局的主要任務還是配合城環公司簽訂協議,其他方面在執法力度上也有難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