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被我們忽略的環境污染新殺手
網 上有這么個故事:某小區里有位大爺,特別關注身體健康問題。這幾年霧霾成為關鍵詞,PM2.5也成為了大爺生活中的重點關注與“防御”對象。他還特意買了 一個便攜式PM2.5監測儀,每天隨身帶著,隨時隨地向小區人民發布PM2.5數據,提醒大家:“上100了啊!快戴口罩!”“上200了啊!快回家關窗 戶別出來瞎轉悠啦!”有天下午,大爺一身運動裝準備出去散步:“今兒PM2.5還不到40,又是一個好天兒!鍛煉去。”可是,當時官方監測到的卻是“中度 污染”。這是為什么?原來,當天的污染對象,并不是我們熟悉的“PM2.5”或“PM10”,而是臭氧。
臭氧成了首要污染物
藍天白云,晴空萬里,可為什么總覺得空氣有些嗆嗓子?與“張牙舞爪”的霧霾相比,臭氧要“低調”得多,悄悄地“隱藏”在萬里晴空中,卻成為近幾年夏 天列入監控指標以來眾多城市的大氣環境污染元兇。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統計顯示:2015年7月所有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超過了 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
與之呼應,8月14日,陜西省環保廳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臭氧成最常見首要污染物。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31天當中,有27天的主要污染物都是臭氧。
此“臭氧”非彼“臭氧”
在我們傳統的概念中,臭氧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兒。在地理課本中,提起臭氧,是這樣說的: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陽放射出的大量對人類、動物及植物有害波長的紫外線輻射,為地球提供了一個防止紫外輻射有害效應的屏障。
不過,造成大氣污染元兇的臭氧并非平流層的臭氧。臭氧是一種帶魚腥味的強氧化劑,臭氧污染主要是在強光充分照射下,由低空的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 及其他一些物質發生光化學反應,進而生成的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一般來說,臭氧污染中都會伴有很多其他氧化劑,形成二次氣溶膠粒子,其實質也是一種 PM2.5。普通人可能很難察覺到臭氧污染,但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空氣中有淺藍色煙霧,感覺空氣辛辣刺眼、吸入后嗆嗓子,就說明可能存在臭氧污染。
臭氧污染,是怎么產生的
一般來講,在6~9月陽光強烈的夏秋季節,溫度較高(24℃~32℃),相對濕度較低時,城市里很多地方都比較容易產生臭氧污染。汽車尾氣排放量大 的馬路邊、裝修集中的新小區、汽修廠、汽車美容店、制藥廠、石油化工公司,甚至洗衣店等處附近,都可能因空氣中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陽 光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形成臭氧污染。城市和城郊的光化學氧化劑濃度通常會高于鄉村,但鄉村地區光化學氧化劑的濃度偶爾也會增高,有時甚至超過城市。 當然,這是由于大氣的傳輸作用,使鄉村地區也受“牽連”,比如一些地方就常在下午達到臭氧污染高峰值。
此外,臭氧的時間性和季節性都很明顯。臭氧濃度在清晨是非常低的,8點之后,隨著形成臭氧的廢氣越來越多,日照時間越來越長,臭氧濃度也逐漸升高, 于14點到16點之間達到峰值,之后再緩慢降低,到晚上8點后,臭氧濃度又恢復了最低狀態。一年之中,臭氧濃度的最高峰集中在夏季。這期間,對臭氧的形成 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日照強、云量少、風力弱。
在地區分布上,城市郊區、風景區的臭氧濃度往往比市中心高,特別是當郊區處于城區下風向的時候。對此,有關專家的解釋是:由于臭氧特別活潑,形成后 會繼續與其他污染物發生反應,因此市中心不斷加劇的污染排放,會暫時把臭氧“吃掉”,把它變成其他污染物后,又隨風飄向郊區,重新變回臭氧。也就是說,就 算市區測出的臭氧濃度值比郊區理想,也沒什么好驕傲的,這多半說明市區的其他污染物太多,暫時把臭氧變異了而已。
臭氧的危害是什么
其實,臭氧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比PM2.5更可怕。它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對呼吸道的破壞性很強。
光化學煙霧中的主要污染物臭氧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人眼睛和黏膜的刺激,以及影響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健康。有研究顯示,當空氣中臭氧 濃度達0.01~0.02毫克/升時,人們就可以聞到;達到1毫克/升時,可使人呼吸加速、胸悶等;2.5~5毫克/升可引起脈搏加速、疲倦、頭痛,在這 樣的環境中停留1小時,可發生肺氣腫,甚至死亡。長期呆在臭氧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對皮膚健康也可能有損傷,還可能增加致癌危險。
來自加拿大職業健康與安全中心介紹,“臭氧會刺激和損害鼻黏膜和呼吸道,這種刺激,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 化,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而且這些損傷往往是不可修復的。”因此,對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只要暴露在低濃度 的臭氧中,都可能對他們產生明顯的危害。
同樣,臭氧也會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它也會破壞皮膚中的維生素E,讓皮膚長皺紋、黑斑;當臭氧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時,會損 害中樞神經系統,讓人頭痛、胸痛、思維能力下降。此外,臭氧會阻礙血液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使甲狀腺功能受損、骨骼鈣化。美國斯克利普斯應用科學研究 所的保羅·溫特沃斯教授曾經做過研究,發現臭氧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某些酶的活性和產生溶血反應。
哪怕對植物來說,臭氧也不是什么受歡迎的好東西。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生物學家曾在2006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臭氧會讓植物的葉綠素、類紅葉素和碳水化合物濃度降低,對光合作用產生影響,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
對兒童和成年人都有影響
由于臭氧的比重約為空氣的1.66倍,常常聚集在下層空間,所以個頭小的兒童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美國南加州的科學家曾經對3535名10到16歲的孩子做過5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在臭氧濃度高的地區(年平均濃度介于112至138μg/m3), 經常玩三四種運動的孩子,哮喘發病率比不做運動的孩子高出一倍。特別是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孩子或是早產兒,受臭氧影響的幾率更大。
另一項研究則是針對成年人的。這項始于1977年的研究,對3091名27-87歲的成年非吸煙的美國人進行了長達15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經常暴露于臭氧環境下的男性,肺部出現了損害的癥狀,另外,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與長期暴露在臭氧下有密切關系。
臭氧污染防護很重要
臭氧污染并不是“中國特色”,而是一個國際性話題。美國洛杉磯經過幾十年治理,情況大有好轉,但每年仍有幾天臭氧超標。與美國單一的臭氧污染不同, 我國是臭氧與PM2.5交織,相互作用,再加上剛剛起步,因而治理難度更大。根據省環保廳副廳長郝彥偉介紹,在未來,臭氧將成為治污降霾新階段的治理重 點。
臭氧污染以氣態為主,因此,通過戴口罩等方式基本無法起到有效防護作用,最好的方式便是主動防護。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是一種循環過程,白天日照強烈時 生成,傍晚日落后消失。因此,午后3小時內日照強烈時,遠離馬路邊、裝修污染嚴重處、化工廠附近等;在光化學反應活躍時段,尤其是下午一兩點時,盡量減少 外出;孕婦、兒童等人群對臭氧污染的抵抗力更弱,盡量不要在大太陽天外出;老人進行戶外鍛煉盡量選在光照較弱的時段;光照強的天氣里,一旦感覺空氣嗆人、 刺眼,盡量遠離該場所。此外,室內大量使用打印機、復印機、臭氧空氣凈化器等,也可能產生臭氧污染,因此,這樣的房間要保持通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