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環保立法 突出科技監控
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占地球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每平方公里上的植物種類多達1200多種。然而,這片廣袤的綠色王國卻并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由于缺乏環保意識,自上世紀70年代起,巴西政府在亞馬孫地區毀林開荒,興建路網,大力發展農牧業,導致該地區每分鐘就有面積相當于6個足球場大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
近年來,巴西政府逐漸意識到保護亞馬孫環境的重要性,開始致力于雨林的保護和合理開發。
科技監控分級管理
巴西政府一方面通過健全環保立法,對非法毀林的企業及個人加大處罰,一方面運用高科技手段加強對雨林的監控,亞馬孫地區的濫砍濫伐現象得到了明顯改善。
巴西政府為加強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管理,在原多部門分散管理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環境部,統一制定有關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規。環境部下設森林水資源局、環境與可再生資源管理局等單位,具體承擔森林管理、自然保護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監督職能。全國各州也都建立了環保專門機構,實行了環境保護的分級管理體系,保障了環保政策決策的落實。
根據總統指令,巴西成立了生物多樣性國家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政府部門以及民間機構的代表組成,確保了民間機構在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決策過程中的參與。近年來,該委員會組織制定并推進實施了巴西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發布了瀕危動植物保護名錄,確定了國家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及公平分享生物多樣性的優先領域和相應管理規范,實施了控制外來入侵物種的國家策略和區域行動方案。
砍伐信息可以追溯
為了加強對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保護,巴西政府于2006年頒布了《亞馬孫地區生態保護法》。聯邦政府收回了過去下放給州政府的森林管理和砍伐權,實行全國統一管理,統籌運作,加強對森林的保護,實行可持續性砍伐。新法力圖使經濟活動與環保相結合,要求在采伐森林中某種樹木的同時,不得損壞其他樹木,并且保證在被砍伐地區重新植樹造林。目前巴西政府規定,所有雨林地區砍伐作業都必須有環保部門的許可證書。砍伐后的木材信息,包括樹種、高度、采集地點等信息都被輸入電腦,以便之后隨時可以追溯源頭,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非法砍伐樹木情況的發生。來自巴西環境部的數據顯示,近20年來巴西已先后投入1000億美元用于亞馬孫地區的生態保護,以求在未來10年之內根除不法開采行為,使亞馬孫熱帶雨林得到切實、完整的保護。
在遏制非法伐木、毀林開荒的同時,巴西政府還不斷加強對亞馬孫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政府在馬瑙斯工業開發區新建了亞馬孫生物技術中心,目前已建成包括植物化學、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學、微生物等在內的12個實驗室。此外,還建有企業孵化中心、新工藝試驗廠以及知識管理和信息中心等。亞馬孫生物技術中心由巴西聯邦政府投資興建,目的是促進亞馬孫生物多樣性知識與其利用技術相結合。巴西還將繪制亞馬孫生物資源分布圖,為實現亞馬孫生物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衛星圖像實時監測
除法律監管外,巴西政府還借助高清晰度衛星圖像加強對分散的、小規模的森林砍伐活動的監控,大大提高了亞馬孫熱帶雨林保護行動的效率。亞馬孫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每天發布的實時衛星監測圖像,進行數據比對分析。當發現任何一處面積超過25公頃的雨林消失時,當地的環境監察員就會乘直升機第一時間趕去發生地檢查,制止非法砍伐。
巴西亞馬孫環境研究所發布的《巴西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研究報告》中指出,盡管砍伐雨林不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最根本原因,但保護雨林確實可以起到“迅速減少碳排放”的作用,巴西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讓雨林和人類更加和諧地共生共存,巴西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今后的路依舊任重道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