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建設環境大數據
2015年信息領域最熱的詞匯,非“互聯網+”和“大數據”莫屬,兩者都在今年上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綠色生態”被作為11個重點行動之一而提出。
而國家對于大數據的關注比“互聯網+”還要早一些。自去年3月“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一年內6次提及大數據運用。在2015年6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大數據運用的重要性。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計劃》。
大數據作為“互聯網+”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顯然已經成為“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突破口,繼“互聯網+”戰略之后也被提升為國家戰略。由此,未來的環保工作必須緊密地與大數據建設結合起來。
環保工作如何與大數據結合?筆者認為,環保部門需要通過3方面推動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
■如何建設大數據?
?數據實現集約化,平臺交互性強,需求可定制
第一,數據集約化。
目前環境信息化仍然存在嚴重的信息“煙囪”和數據“孤島”問題,數出多門、互不關聯、相互打架的現象屢屢發生,缺乏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已經制約了環保工作的快速發展。環保數據屬于公共數據資源,涉及公共事務和國家安全,并不是私有資源,因此要抓住大數據建設的契機,集中和整合數據,發現問題、推動應用、挖掘價值。通過數據集約化,實現生態環境數據的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
第二,交互平臺化。
數據集約化之后產生兩個問題,一是數據開放集中以后能否“交流”?不同信息系統和采集途徑的數據如果不是一個標準,就好像雞同鴨講,難以相互“交流”、互相利用,更談不上產生關聯價值。因此,環保部門需要推動環境數據和環境信息相關標準的建設與統一,讓數據能夠使用“同一個語言”進行對話。二是數據集中到哪里去?信息時代的數據早已到達了DT規模,再依靠原始的存儲設備和方式顯然不合時宜,環保大數據需要構筑在環保云基礎之上,建設統一的環保云平臺,把其作為環保數據的唯一匯集地。通過統一的數據和信息化標準與環保云平臺建設,從而實現環保大數據交互的平臺化。
第三,需求個性化。
大數據就是大規模需求的個性化,能夠滿足多種層次、不同主體的差異化需求。環保大數據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數據,讓決策、管理建立在數據支撐之上,并構筑與大數據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通過大數據,根據不同環保業務需求和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應用,展開個性定制,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和個性化。環保部門可以率先在環評、監測、政府網站、環境應急、環境質量監管等重要的業務領域推動大數據應用,結合地方試點,探索大數據技術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和實現途徑。
■如何實現三位一體?
?開放的精神是前提和基礎,創新的精神是落腳點
開放的精神是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提前與基礎。要把開放的精神滲透到數據從獲取到應用交互的全過程,打造開放的生態型全要素的平臺,推動數據集約化和交互平臺化,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構筑統一的生態環境云平臺,實現環保相關數據的跨界融合。開放度決定行業命運,開放生態將為環保數據的融合和共享創造更多可能,提升數據價值。
創新的精神是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落腳點。唯有以創新精神不斷挖掘環保大數據的價值,使其滿足多種需求主體不同的個性需求,才能真正顯示環保大數據的威力。這里既有環境管理部門的具體業務需求,也有公眾對于環境相關信息的公開和使用需求,還有企業對于環境數據的經濟需求。環保部門要在創新中,推動環境管理模式的創新與轉型,回應人民群眾對于環境質量的關注和熱切期盼,響應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培養和孵化環境大數據相關產業的發展。
開放塑造生態,創新成就未來。站在大數據大發展的“風口”,環保大數據建設面臨著大機遇。正如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所說,要以“開放、創新”為核心推動環保大數據建設,抓住大數據發展機遇,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