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硝裝置自動退出難題有解?
●機組鍋爐省煤器分級布置改造方案將原先布置在脫硝反應器上游的省煤器一分為二,切除部分省煤器,將其安裝在反應器的下游。這樣,減少了反應器上游省煤器的吸熱量,煙氣經過上游省煤器后,仍能保持相對較高的煙溫進入脫硝裝置,煙氣脫硝完成之后再進入下游省煤器
●為了提高電廠環保改造升級積極性,業內人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完善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定價機制,讓減排效果好、排放總量有余額的電廠,通過排污權交易換來經濟利益
金灣發電公司3、4號機組裝機容量都是60萬千瓦,此前,由于電網調峰,機組發電負荷低于40萬千瓦的時候,脫硝裝置就自動退出。現在,只要發電負荷不低于25萬千瓦,都能保障脫硝設施正常運行。圖為改造后的金灣發電公司3號機組脫銷裝置
“由于頻繁深度調峰,燃煤電廠SCR脫硝裝置入口煙氣溫度偏低,被迫頻繁退出,從而導致脫硝裝置投運率低。”這是廣東粵電集團旗下電廠部分機組遇到的新問題。
面對“脫硝裝置頻繁退出的困境”,粵電集團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破解技術難題,全力推進提升煙溫的技術改造等各項工作,以保障脫硝設施穩定運行。目前,粵電集團旗下的燃煤電廠脫硝裝置平均投運率達94.31%,平均脫硝效率達83.14%,改造燃煤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
脫硝裝置為什么自動退出?
機組調峰頻繁,導致經常低負荷運行,機組鍋爐省煤器出口煙溫偏低,脫硝裝置自動退出;產學研聯手針對性改造,9臺機組改造投資約1.9億元
在機組運行經常處于低負荷狀態,導致省煤器出口(SCR脫硝裝置入口)煙溫偏低的客觀條件下,脫硝裝置會被迫自動退出、投運率降低。去年,粵電集團在廣東省內有4家電廠共9臺機組出現此種情況。
“不是人為退出”,粵電集團安全監察及生產技術部副部長唐永光坦言,粵電集團旗下燃煤電廠SCR脫硝裝置的噴氨投運與退出為自動化控制,當SCR脫硝裝置入口煙溫偏低,達不到脫硝催化還原反應的溫度條件時,它就會自動停止噴氨退出運行。
據了解,脫硝SCR裝置運行一般要求入口煙溫為300℃以上(一般與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等因素有關),當入口煙溫低于此溫度,不具備脫硝設施連續噴氨運行條件時,SCR脫硝裝置噴氨系統就會自動退出。
唐永光介紹說,近年來電力需求低迷,并且新建電源迅速增加,西電東送又擠占廣東部分燃煤電廠的發電負荷,廣東省內機組調峰頻繁,導致機組經常低負荷運行,機組鍋爐省煤器出口煙溫偏低。據了解,這些鍋爐均存在低負荷時省煤器出口煙溫偏低(鍋爐熱效率較高)的設計特點。
面對這些問題,粵電集團在積極溝通電網公司及政府有關部門適度調高機組最低運行負荷的同時,會同廠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研究各臺機組的技術改造方案。
據了解,粵電集團旗下的4家電廠根據各自機組結構特點分別采用了給水回熱、鍋爐熱水再循環、鍋爐省煤器分級布置等改造方案,9臺機組改造投資約1.9億元。
據介紹,目前,金灣電廠3、4號機組、平海電廠1號機組已經完成改造工作,其余機組的改造工作正處于設計供貨階段,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相關改造工作。
同時,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原始創新技術較少,一些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部分關鍵設備仍需大量進口。“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的說法高度概括了我國環保產業現狀,京津冀地區環保產業現狀更是如此。
記者此前在河北承德、滄州等地采訪時,一些企業反映,目前我國一些已能自主生產的節能環保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存在處理效果差、不能夠穩定達標等問題,性能和效率還有待提高。
在日前召開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研討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表示,目前我國環保的產業化水平和發展速度均無法滿足環境污染治理需求。
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環境治理方面還需要先進的技術作支撐,特別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環保技術的創新和交流合作,建立一套完備的技術推廣和應用體系,促進重大環境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協同發展為何“斷鏈”?
地域分割嚴重,沒有制定統一的政策,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市場
“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推進環保的專業化和市場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盡管京津冀三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很快,但仍存在產業鏈各環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節能環保產業鏈上游研發環節投入不足,導致節能環保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產品不能滿足京津冀地區龐大的市場需求。同時,合同能源管理、環保基礎設施、火電廠煙氣特許經營等項目的市場化模式也有待改善。
而京津冀地區環保產業鏈條不完整、聯動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地區條塊分割嚴重,沒有打破“一畝三分地”的行政區劃限制;區域合作意識不強,沒有制定統一的產業規劃、政策及標準,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市場。
以排污費標準為例,京津冀三地收費標準不一、差距明顯。在記者的走訪中,一些環保企業反映,由于京津冀排污費標準差距明顯,導致企業改造動力不足。北京市自今年1月1日起率先在全國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污費征收標準提高到原標準的14倍~15倍左右。而河北省雖已出臺《關于調整排污費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到2020年分三次上調排污費標準,但標準仍與京津兩地差距較大。
“京津冀三地中,河北成為排污費價格‘洼地’,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北京和天津的一些企業尤其是排放大戶向征收標準低的河北轉移。”一位環保企業主對此深表擔憂。
產業合作如何深化?
從整個區域視角對資源進行配置,搭建先進技術信息共享和交易平臺
對于京津冀地區環保產業鏈的構建,業內專家表示,應把京津冀作為一個整體,在區域內部進行構建,從整個區域視角對資源進行配置,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找到節能環保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的最優區位,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
目前,北京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度高、發展基礎好,具有“走出去”的先天優勢和現實需求,周邊區域產業結構正處于深度調整期,急需產業和技術的支撐。因此,深化產業合作已經成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共同訴求。
“應搭建京津冀地區環保先進技術的信息共享和交易平臺,比如,在京津冀地區構建一批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和產品的示范工業園區,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提高產業聚集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規模、高技術水準的規模化企業;有計劃、有目的地引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環保企業、專業公司等。”包景嶺說。
同時,他建議,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建立一批京津冀區域、省級、市級節能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公共技術平臺,開展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開發創新,攻克京津冀地區現存的環境治理難題。
比如,圍繞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的特點,引進高層次、高技能的緊缺人才,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突破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等區域性難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