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民:“十三五”發展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楊偉民指出,從“十三五”開始就要行動起來。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控制碳排放強度,一手抓控制碳排放總量。在產業方面,要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重點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的碳排放;在區域方面,要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發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指出,《建議》體現了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歷史責任,對全球生態安全的中國擔當,對人民熱切期盼的積極回應。
楊偉民指出,《建議》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推進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落實好這些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日,我國的綠色發展必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生態環境質量必將得到總體改善,自然生態必將得到休養修復,生態文明必將邁向新的高度。
支持三大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
《建議》提出,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
楊偉民分析,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諾。
楊偉民指出,從“十三五”開始就要行動起來。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控制碳排放強度,一手抓控制碳排放總量。在產業方面,要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重點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的碳排放,這些行業都是高耗能、高排放而且產能過剩較嚴重的行業。
在區域方面,要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這些區域的環境容量已經不夠,而且傳統產業產能已到峰值。要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在一定區域通過綜合施策,達到基本不排放或極少排放二氧化碳,通過示范,以點帶面,總結提出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今年9月參與第一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的11個省市,包括四川、北京、海南、吉林等,已經明確提出了預期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時間表。
楊偉民分析,《建議》適應未來碳排放將更多集中在城鎮化過程的趨勢,強調加強交通和建筑領域的低碳化。
建立健全“四權”初始分配制度
《建議》提出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
楊偉民指出,建立健全“四權”初始分配制度,是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一項重大改革,是用市場化機制激勵節能減排減碳的一項基礎制度,同“雙控”行動是相配套的。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在“四權”中,用能權是相對較新的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年內,經確認可消費各類能源(包括電力、原煤、蒸汽、天然氣等)量的權利。目前浙江已經開展相關試點。
楊偉民解釋,任何人、地區、國家,都有這四種權利,也就是發展權在資源利用上的體現。同時,資源同人類需要相比,又是稀缺、有限、不夠用的,任何人、地區、國家,都有不濫用、節約集約使用、保護我們共同家園的義務。如何妥善處理資源有限和需要無限的矛盾,是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楊偉民表示,《建議》提出的“四權”初始分配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創舉,目的就是要解決好上述矛盾,把經濟手段和行政辦法結合起來,更好地激勵節能減排減碳。
例如,碳排放,我們已承諾到2030年達到峰值,這等于有了一個棚頂,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每一個地區應該增加多少,可以根據人口、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等給出一個大體的約束性的控制。據此,又可以分解到具體的企業和其他單位。
“這樣,沒有用完碳排放指標的地區或企業,就可以將指標拿到市場上拍賣,獲得收入。這對那些經濟總量少、生態重要的地區而言,也是一種生態補償,也有利于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楊偉民分析。
建立空間治理體系
《建議》提出建立空間治理體系,這是一項全新的任務要求,也是主體功能區制度在市縣層面落實的重要途徑。
楊偉民指出,空間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內容。我國目前空間治理缺位,對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治理主要是按行業、產業、領域進行的,落到一個具體空間時,往往不匹配甚至矛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