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創公平機制 共御氣候風險
11月底召開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將就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行動計劃及國際氣候制度進行磋商,國際社會充滿期待。目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中已有167個國家提交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文件,其中我國提出了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路徑和政策措施。
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行動,主動提出并努力實現國家自主貢獻,既是我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維護全球安全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責任,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國家新型安全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應對氣候風險的重大舉措。
科學認知: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氣候風險日益加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分別于1990、1995、2001、2007、2014年發布了五次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這些報告集中了全球頂尖科學家最新的觀測與研究成果。隨著研究的深入,IPCC對于全球氣候變暖這一事實的態度,從“可能”到“很可能”再到“毋庸置疑”。
最新的觀測分析表明,當前全球氣候仍在持續變暖。2014年全球地表氣溫、海表面氣溫、海平面升高、海洋熱容量、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格陵蘭冰蓋反照率、南極海冰面積等7方面均打破了歷史紀錄。2014年是有現代氣象記錄數據135年來最為炎熱的一年,是全球海表氣溫最高的一年,是自1993年有衛星監測數據以來海平面最高的一年。預計2015年可能成為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氣候變化將放大自然和社會經濟系統目前面臨的風險并產生各種新的風險,人類社會將置于更加不確定和更難以控制的氣候風險之中。熱浪、強降水等極端事件將更為頻繁,全球糧食生產的不確定性加大,水資源量和水質堪憂,糧食安全和水資源安全問題將更加突出。
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因。1750年工業化以來,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大幅增加,達到了過去80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本世紀以來,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平均每年增加1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增速從2000年前的1.3%增長到2.2%。其中,47%來自能源供應,30%來自工業,11%來自交通,3%來自建筑。2015年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超過了400毫克/升關口。溫室氣體排放速度和規模如不加以控制,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的趨勢也就無法遏制。
未來數十年內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以降低21世紀及以后的氣候風險。如果到21世紀末要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到2050年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2010年基礎上減少40%—70%,到2100年實現近零排放。這既是全球科學界在長期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廣泛共識,也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唯一正確道路。
主動作為:提出國家自主貢獻,推動全球共擔責任
各主要國家提出國家自主貢獻,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邁出了關鍵一步。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涉及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環境、外交、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當前最為緊迫的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我們一方面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同時也要力所能及承擔責任,主動作為,積極減排。國際社會對建立2020年后國際氣候新制度充滿期待。目前,歐盟(含28個成員國)、美國、中國、俄羅斯等167個國家提交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文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主要締約方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
我國提出國家自主貢獻展示了堅定態度。我國從對全人類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及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在提交的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中,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等2020年后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向國內外宣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堅定決心和積極態度。
我國的國家自主貢獻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引起國際社會熱烈反響。各國際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諸多媒體對我國的承諾給予了積極評價。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盛贊中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為在通往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道路上增強推動力、增進互信感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贊我國此舉為推動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提供了持續動力。據相關國際組織對各國自主貢獻分析評估,中國的承諾遠超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是有分量、有擔當的承諾。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我國的行動將為達成全球新協議作出積極貢獻。
我國的國家自主貢獻是務實科學的重大戰略。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無論從峰值的發展階段、碳強度指標還是非化石能源的消費量上來說都是有力度的。據測算,我國達峰時人均GDP大致只相當于美國和歐盟平均水平的30%—40%左右,人均排放只有美國達峰時的一半。實現我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將有望開創一條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傳統發展路徑更為低碳、在較低收入水平上達到更低峰值的嶄新的發展路徑。2014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比2013年只增長了2.2%,增速創新低;煤炭消費量比2013年下降了2.9%,煤炭消費總量峰值可能提前達到。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未來煤炭消費量下降的趨勢不可逆轉,這將帶動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甚至更早達到峰值,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有效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氣候風險作出貢獻。
積極行動:堅持綠色發展,保障氣候安全
近些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加快了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步伐,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取得了新進展。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核能等綠色能源的市場化應用加大。
我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提出了碳強度大幅度下降和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的承諾及行動,將加快我國向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轉型,并有助于推動全球能源系統的低碳化過程。多年以來,我國已經在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綠色發展確立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還提出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參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未來,我國將在國家戰略、區域戰略、能源體系、產業體系、低碳發展模式等領域持續不斷地作出努力,盡早實現自主貢獻目標,創造良好的氣候與生態環境,保障氣候安全。
構建公平合理、務實有效和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需要各方攜手共進。中國一貫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談判,希望各締約方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以及各自能力等公約原則,以各自提出的自主貢獻為基礎,聚同化異,相向而行,推動巴黎氣候協議成功達成。中國將繼續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進程,為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降低氣候風險、保護全球氣候作出貢獻。
(作者為中國氣象局局長、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委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中國首席代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