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能源助力工業城鎮綠色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東北三省為代表的工業城鎮正面臨環境與發展的雙重挑戰,其中以鋼鐵行業為經濟主體的工業城鎮如何實現綠色轉型升級備受關注。
記者日前獲悉,被譽為“鋼鐵之都”的遼寧省本溪市正在積極布局“區域能源規劃與系統”項目,旨在利用工業余熱替代分散的燃煤鍋爐為城市居民供熱,并力爭在2020年實現50%的城市供暖面積余熱化的綠色發展目標。
“區域能源”重塑本溪
什么是區域能源?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許文發告訴本報記者,區域能源是區域供熱、區域供冷、區域供電以及解決區域內能源需求的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作為區域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區域供熱可利用包括廢熱和可再生能源等不同類型的熱源為城市居民供熱采暖。值得一提的是,本溪市的區域供熱系統采用本鋼集團煉鋼的工業余熱作為熱源,替代了傳統的燃煤鍋爐。
“鋼鐵企業余熱余能資源十分豐富,如能將其充分利用,對降低產品能耗,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可以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本鋼熱力集團總經理馮朝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工業余熱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熱能轉換設備及用能設備未被利用的能量。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余熱多在30℃到160℃左右的溫度下排放。如將這些大量余熱直接排到大氣中,不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還會引發熱島效應、增加工業耗水。
據悉,遼寧省環保廳、本溪市政府、本鋼集團和丹佛斯(中國)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1月就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同年6月,本溪市余熱供暖項目全面啟動。
“2015年,我們開始拆除小區燃煤鍋爐房。”丹佛斯中國供熱事業部銷售總監張光宇表示,“截至目前,我們同本鋼熱力公司合作通過重建和改造供暖設施,共實現本溪市超過200多萬平方米的余熱供暖面積。”
據馮朝輝介紹,該項目的環境效益顯著,可有效減少本溪市在供暖季的燃煤使用近2萬噸,預計到2020年,全市主城區50%(1535萬平方米)都將實現余熱化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大氣環境日益惡化、能源浪費現象嚴重,在城鎮化進程中加劇了快速增長的供熱需求與環境壓力之間的矛盾,節能高效的區域供熱系統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
2015年末,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正式印發《余熱暖民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通過集中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熱資源,替代燃煤供熱20億平方米以上,減少供熱用原煤5000萬噸以上。而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實施余熱暖民等重點工程”。
雙層收益不可小覷
本溪市在推進區域供熱系統項目過程中,不僅減少了鋼鐵企業的污染排放,有效降低了燃煤使用量,還減少了工藝需要所消耗的高品位能源,從而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投資及運行成本,為本鋼集團帶來了新的盈利空間。
“除了出于環境方面的考慮,本鋼也是為了自身企業的生存,現在鋼鐵企業效益不佳,燃煤成本高,還面臨去產能的巨大壓力。”馮朝輝表示。
記者了解到,本鋼熱力公司在2014年前長期虧損較大,在推進余熱供暖項目的過程中,該公司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在2015年首次扭虧為盈,實現了100多萬元的盈利,用于核心設備更新改造的成本已經收回。
“這個項目未來總投資共計11億9千萬元,我們預計建成后,本鋼熱力每年利潤將在1億元左右。”在馮朝輝看來,區域供熱系統可為傳統工業企業開辟新的盈利空間,為目前經營困難、面臨產能過剩的鋼鐵企業提供發展的新機遇。
如何復制本溪樣本
作為“鋼鐵之都”,本溪市正是我國眾多工業城鎮在探索綠色轉型升級之路上的縮影,其實踐區域能源的成功經驗在我國具有較好的示范意義。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區域供熱系統在本溪市的成功應用主要得力于政府與企業間的配合協作,特別是政府所發揮的主導作用十分關鍵。
許文發告訴本報記者,包括區域供熱在內的區域能源規劃必須由政府主導、組織和協調,而非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單獨就能完成。對此,丹佛斯中國區副總裁車巍也表示贊同,“區域能源項目的推進需要政府、工業、區域能源企業等多方利益相關者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協同合作。”
馮朝輝向本報記者坦言,“如果沒有本溪市政府牽頭做規劃,項目就實施不了。”據了解,本溪市政府將這一項目納入了該市“十三五”供暖規劃。此外,遼寧省環保廳還獎勵本鋼熱力集團1000萬元作為前期研發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政府的主導角色非常重要,但項目的成功實施仍要借助于成熟的商業模式和企業間的協作。
作為此次項目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丹佛斯在區域能源領域已有數十年的推廣經驗,曾參與丹麥等歐美國家眾多城市的區域能源項目建設。“在中國的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決策者往往只急于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卻忽略了整個系統的問題。”車巍如是說。
在他看來,避免碎片化、從整體考量來制定區域供熱規劃非常重要。宏觀來看,區域能源就是要建立整套系統,最終實現供熱、制冷、生活熱水以及電能生產與供應協同配合技術的多樣性。
盡管本溪已經在余熱利用項目上取得了的一定成績,但這并非一蹴而就,記者了解到,本鋼熱力集團曾遇到技術瓶頸與融資難等問題。
“如何將鋼鐵工藝與供暖工藝良好結合就是難題之一,但經過兩年的研究工作,技術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馮朝輝表示,“目前項目實施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融資問題,行業不景氣,即使是生存下來的鋼鐵企業獨自運作這樣的項目恐怕都會遇到資金問題,所以希望國家能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對此,車巍也指出,在傳統能源系統向現代區域能源系統轉型過程中,往往需要較大的初期投入,所以相關金融支持非常重要。但是,本溪等案例的實踐證明只要合作各方達成共識,采用先進、有效的解決方案,在短期內收回投資成本、實現多贏是完全可能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