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十三五”節能目標須加大先進技術應用
6月30日,在國家節能中心會同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召開的供熱及余熱利用先進節能技術推廣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節能處處長趙懷勇表示,當前,節能產業初具規模,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總體看,與節能挖潛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化推廣體系不健全、政策不完善(如《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落實不到位)。
趙懷勇認為,“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明確“十三五”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5%、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這意味著未來5年能源消費年均增速需保持在3.1%以下,比“十二五”要低0.5個百分點,節能和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任務艱巨。
“十二五”以來,國務院先后發布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明確把推進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作為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內容,這為推進節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節能裝備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迫切需要在節能技術裝備創新、產業化和推廣應用方面,實現更大突破。
趙懷勇說,“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先進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的推廣應用。一是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修訂《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完善節能技術遴選、評定和推廣機制,發布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組織實施節能技術示范工程。二是健全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建立全國性、行業性的節能技術推廣服務平臺,建設一批節能技術示范推廣中心和教育示范基地。三是開展高效節能產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倍增行動、用能產品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完善節能產品認證、能效標識、政府綠色采購等推廣政策機制。
我國北方地區電力、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石化等行業仍有約3億噸標準煤低品位余熱資源尚未利用。近年來,北方部分城市探索開展了回收利用工業低品位余熱用于城鎮供暖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表明,工業低品位余熱供暖的熱源成本遠低于燃煤和天然氣供暖,在經濟和技術上均具有較好的可行性。為充分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熱利用資源,緩解城鎮化過程中快速增長的供熱需求與環境壓力之間的矛盾,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了《燃煤鍋爐節能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余熱暖民工程實施方案》,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京津冀及重點地區污染治理專項管理暫行辦法》對供暖及余熱利用重點工程給予支持。利用淺層低能替代燃煤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5%,且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3000萬元控制;燃煤鍋爐節能改造提升項目按每蒸噸不超過2萬元控制;余熱暖民工程按照東中西部地區分別不超過總投資的8%、10%、12%控制,且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上線為1000萬元。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將繼續推進余熱暖民工程和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選擇具備條件的市(縣、區),開展余熱暖民項目示范,通過建設高效采集、管網輸送、終端利用供熱體系,回收低品位余熱為居民供熱,探索建立余熱資源用于供熱的典型模式。鼓勵采用鍋爐燃燒優化、二次送風、自動控制、余熱回收、太陽能余熱、主輔機優化、熱泵等技術實施鍋爐房系統節能改造,進一步提升熱效率。
本次推廣會共推薦了北京市熱力集團“能源管控中心構建與應用技術”、北京華源泰盟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噴淋換熱的煙氣余熱回收與減排一體化技術”、北京市京海換熱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新型高效燃氣節能環保供熱裝置技術”、青島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空氣源熱泵供熱技術”、清華大學“低品位能源利用節能環保臥式循環流化床技術”、河南潤恒節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介“淺層地(熱)能同井回灌技術該技術”、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分院“大型熱電聯產機組低位能供熱技術”及赤峰和然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了余熱暖民案例模式等9項供熱領域的專項節能技術,這些技術已經實踐檢驗,屬于節能效果顯著、經濟適行、有實施案例的成熟節能技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