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煤污染重 能否電替代?
“電能具有清潔、安全、便捷等優勢,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推進電能替代,必須科學分析能源結構、產業特點、環保要求、財政支持能力等。同時,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創新商業模式,加強社會力量研發力度。
“十三五”電能替代將達4500億千瓦時
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超低排放煤電機組發電替代散燒煤,既提高清潔能源比例,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還可緩解部分地區面臨的電力消納與系統調峰困難
“散煤燃燒是當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薄弱領域,已成為影響北方地區冬季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巡視員于飛表示,破解這一難題,根本舉措就是通過以電代煤、以氣代煤、集中供熱等措施減少散煤使用,這也是發達國家走過的經證明有效的道路。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曾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將電能替代上升為國家落實能源戰略、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日前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對電能替代也提出了明確意見。按照規劃,到2020年,實現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總量約4500億千瓦時,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7%。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一系列相關政策、規劃的出臺,電能替代迎來歷史最好發展機遇期。
“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大量的散燒煤和原油的消費是造成霧霾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散燒煤大概在7億噸~8億噸的水平,占煤炭消費總量的20%,這與美國、歐盟相比,比例相當高。”專家認為,散燒煤主要用于采暖小鍋爐、工業小鍋爐,以及農村的一些生產生活領域。大量散燒煤未經潔凈處理直接燃燒,排放大量大氣污染物,這是考慮電能替代的主要背景。
那么,用哪些電能替代散燒煤?黃學農表示,電能替代的電量,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電機組發電。無論是可再生能源對散燒煤的替代,還是超低排放煤電機組集中燃燒原煤對散燒煤的替代,都將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業內人士認為,電能替代將進一步擴大電力消費,緩解我國部分地區當前面臨的電力消納與系統調峰困難,特別是個別地區的嚴重“窩電”現象。
“實施電能替代,除了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消耗‘窩電’,還有利于提升我國的電氣化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利于部分工業行業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升級。”黃學農表示。
電力企業積極實踐,潛力空間待探索
在供暖、商業、交通、工農業生產等領域大力推廣電能替代技術,僅國家電網經營區電能替代的潛力約8521億千瓦時
“目前,電力企業在電能替代領域已經開展了大量有益工作。”據中電聯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介紹,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以及各發電企業都出臺了相應的工作方案,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在供暖、商業、交通、工農業生產等領域大力推廣電能替代技術,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韓君表示,“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明確提出了‘兩個替代’發展戰略,即在能源開發方面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方面實施電能替代。《指導意見》出臺后,公司黨組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系統部署公司電能替代工作。”
“截至今年10月底,國家電網累計推動實施各類電能替代項目6萬余個,完成電能替代電量2286億千瓦時,相當于在能源消費終端減少散燒煤90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兩億噸。”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徐阿元在會上介紹說,其中,2016年1~10月,累計推廣實施重點項目3.5萬個,完成替代電量883億千瓦時,達到2013年的6.3倍。
另外,據南方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市場處處長張軍介紹,公司在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和推進電能替代,如云南電制茶/電烤煙項目、廣西游覽竹排油改電、電磁廚具等。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累計開展電能替代項目328個。
根據《南方電網公司電能替代工作指導意見》,公司力爭在“十三五”末實現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較“十二五”提高2~3個百分點,增加售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
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和華中地區)煤炭消費總量約26.2億噸。其中,以動力煤為主,占總量的71.2%,其次是化工原料占10%,散燒煤占8.6%,集中供暖用煤占6.38%。據此測算,僅這個區域可實施電能替代的潛力約8521億千瓦時。
期待完善標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目前部分電能替代設備的標準不統一;電能替代是個系統工程,僅靠政府補貼、電網補貼是不夠的,社會資本進入可以更好地發揮驅動作用
“未來電能替代的空間潛力巨大。”專業人士表示,盡管潛力巨大,但從長期來看,電能替代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如利益多元、認識不足、資源分散、價格機制不適、政策缺失等,未來實施電能替代仍存在挑戰。
“目前部分電能替代設備的標準不統一,能效測試方法也不相同,導致用戶在設備選型、使用維護和能耗計算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難。而且有些項目實施電能替代改造后,其運營成本有所增加。”對此,國網湖南節能服務公司總經理羅志坤表示,建議政府和行業盡快完善有關產品技術標準,規范各種電能替代設備的技術條件。對環保貢獻大、經濟條件薄弱的電能替代項目,可適當增加財政補貼力度。
“發展電能替代需要抓好3方面關鍵性工作:一是重視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及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的落實;二是理順價格機制,應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引導電力消費、促進移峰填谷的作用;三是鼓勵社會力量與社會資本進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繼業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電能替代是個系統工程,僅靠政府補貼、電網補貼是遠遠不夠的。社會資本的進入可以更好地發揮驅動作用,這是電能替代未來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解決電能替代面臨的種種問題,也是發起成立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聯盟的初衷所在。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聯盟理事長郭劍波表示,聯盟將開展聯合攻關、技術交流和推廣應用以及政策推動等活動;建立產業上下游、產學研資源共享機制,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渠道以及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平臺,推動標準、評價、質量檢測體系建立,改善電能替代產業的發展環境。
相關鏈接
哪些領域可以推進電能替代?
一是北方居民采暖領域。主要針對燃氣(熱力)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城區、郊區、農村等還大量使用散燒煤進行采暖的區域,可使用蓄熱式電鍋爐、蓄熱式電暖器、電熱膜等多種電采暖設施替代分散燃煤設施。
電采暖在整個供暖體系,屬于補充供暖方式,未來北方地區居民采暖主要還是依靠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特別是背壓式熱電聯產,這是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方式。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印發的《熱電聯產管理辦法》(發改能源【2016】617號)中提出,未來將力爭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60%以上。因此,發展電采暖,并不是要取代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這一點需要各地在供熱規劃中予以重視。
二是生產制造領域。需要結合產業特點進行,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和產業升級需要,在工農業生產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灌溉等。
三是交通運輸領域。主要針對各類車輛、靠港船舶、機場橋載設備等,使用電能替代燃油。
四是電力供應與消費領域。主要是滿足電力系統運行本身的需要,如儲能設備可提高系統調峰調頻能力,促進電力負荷移峰填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