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農村垃圾頑疾重在落實責任
各級黨委、政府應深刻認識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忌揚湯止沸,做表面文章,應徹底轉變傳統觀念,切實根治農村垃圾頑疾。
◆薛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美麗中國,城市與鄉村并重。而建設美麗鄉村,就需要解決好農村垃圾治理問題。
農村垃圾問題多年來未得到根本解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地方政府對農村垃圾治理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由此導致了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緩慢、人員配備明顯薄弱等問題。二是相關法律滯后,制度缺失。《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對垃圾處理提出“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要求,然而具體針對農村垃圾方面的內容并沒有。三是農村居民環境意識淡薄,對垃圾危害認知缺乏,對垃圾處理的主觀意識差,主動性不強。
要解決農村垃圾問題,筆者認為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建立農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模式,落實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農村垃圾治理負總責,編制相應規劃、制定實施方案,統籌部署推進。縣級人民政府是責任主體,要確保基礎設施齊全,治理技術得當,并加強日常監管。鄉鎮人民政府要做好收集轉運等工作,配套建設相關設施,穩定保潔隊伍。對村民制定村規,明確責任和義務,進行評比獎懲,調動村民積極性。地方政府需多渠道保證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資金充足。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垃圾治理納入年度工作考核,明確工作目標,層層壓實責任,切不可按照以前的老思路不作為、慢作為,庸政懶政。
二是完善法律法規,強化法律責任。制定和完善農村垃圾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立法明確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個人應盡的法律義務,通過立法強化農村居民對垃圾危害以及農村生態環境被損害后果的認識,通過立法進一步規范農村垃圾處理的各項環節,從而更有效地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垃圾治理混亂無序、雜亂無章的狀態,為農村垃圾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做好垃圾分類,實現源頭減量化資源化。要求村民進行較復雜的垃圾分類不現實,但是若簡單分成“可堆肥類”和“不可堆肥類”,對于村民來講執行起來相對容易,例如果皮、樹葉、廚余以及部分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可降解的有機垃圾,村民可就近堆肥。村級保潔管理員在收集農村垃圾的過程中,要負責將“不可堆肥類”垃圾進行二次分類,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類等,再進行后續處置。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村民也有主動進行廢物利用的習慣,通過這種二次分類的方式,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也有一定的補償。從源頭實現農村垃圾的資源化和減量化,對后續的轉運和處置環節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因地制宜,結合區域特點開展科學治理。因為地理分布、經濟條件的不同,農村垃圾治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論。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建設垃圾集中收集點、轉運站、配備收集和轉運車輛,相鄰鄉鎮也可共享共建。可優先利用城鎮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農村垃圾,若處置能力不足時,則需根據實際情況和環保要求,采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建設處置設施。對于二次污染嚴重的簡易填埋場或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簡易焚燒爐要堅決取締。同時,各級政府部門應積極探索和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包括秸稈的綜合利用、廢舊地膜回收等。
五是加強宣傳引導,增強村民環境意識。村民是農村垃圾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各種媒體形式宣傳環境保護以及垃圾治理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積極性。定期組織培訓,宣講不同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垃圾治理等相關知識,豐富村民垃圾分類、垃圾治理知識。開展文明衛生家庭評比,激發他們清潔家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參與到農村垃圾治理中來,共同改善村容村貌,創建美好鄉村。
農村垃圾問題確實紛繁復雜,涉及政策管理、經費保障、處理技術、人的認識等方方面面,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指出要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因此,各級黨委、政府應深刻認識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忌揚湯止沸,做表面文章,應徹底轉變傳統觀念,切實根治農村垃圾頑疾。
作者單位:環境保護部華東督察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