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以科學治霾推動綠色發展
從散煤“清零”替代到鋼鐵產能逐步退出,從傳統產業全線升級到新鮮動能登臺亮相……河北省廊坊市堅持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
近年來,廊坊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今年9月,全市環境空氣中PM2.5平均濃度為33μg/m3,同比下降35.3%。1~9月,廊坊市PM2.5濃度47μg/m3,同比下降24.2%;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53,同比下降19.9%。在省內傳輸通道8城市中,廊坊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PM2.5濃度均為第一名。
精準治霾
以調整能源結構為突破點
近日,“百川燃氣”的工作人員來到大廠回族自治縣西關村,入戶檢查村民用氣安全。
“天氣涼了,該為供暖做準備了。2017年全縣統一進行‘煤改氣’后,我們做飯、取暖用上了天然氣,家里不再煙熏火燎。”54歲的村民李建國說。
去年以來,大廠全縣共完成5個鎮63個村共24886戶的“氣代煤”改造任務,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氣代煤”改造工作。
“廊坊市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顯示,燃煤在霧霾形成中占比較大,因此逐步調整能源結構是廊坊治霾的突破點。”廊坊市大氣辦副主任李春元說,2014年以來,廊坊每年委托PM2.5特別防治小組實地調研、編制污染排放清單,科學分析全市大氣污染病因病灶,對癥下藥。
作為北方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市,廊坊對全市4175臺10蒸噸以下和主城區55臺10~35蒸噸燃煤鍋爐全部取締,在市主城區兩年新增熱電聯產集中供熱1300萬平方米。
2016年以來,農村地區累計完成“煤替代”99萬戶,其中,基本實現“禁煤區”散煤清零。通過實施冬季清潔取暖系列工程,全市減少散煤使用約243萬噸,減少CO2排放約442萬噸、SO2排放約1.45萬噸、NOX排放約1.26萬噸。
鐵腕治污
堅持打出一套組合拳
日前,記者走進文安縣鵬鑫塑料廠,新建的廠房高大敞亮,每臺生產設備上方都裝有VOCs廢氣收集罩,設備對面還裝有攝像頭,與縣環保局24小時聯網。
“年初因環保問題被媒體曝光后,我們投入300萬元對環保設備進行了整改提升。”企業負責人趙杰說。
動產業之刀,治污染之本。廊坊市去年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12003家,今年又動態排查“散亂污”企業1772家,截至目前完成整治1747家。
“壯士斷腕、鐵腕治污,對污染絕不開口子、留空白。”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說,廊坊治霾堅持治轉結合、促動發展,打出一套去產能、調結構、增效益的組合拳。
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成為廊坊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的金字招牌。潤澤科技、華為云計算、京東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精雕數控機床、香河機器人產業港等一大批重量級的高端項目相繼落戶,有力推動了廊坊產業向著綠色方向發展。
廊坊市市長陳平表示,我們以浴火重生的決心抓治理,倒逼企業、產業和區域轉型。守住生態底線,堅決把重污染、高消耗項目拒之門外,將“大智移云”確定為首位產業,加快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科學防治
服務企業發展和城市轉型
廊坊市大氣污染源普查專項服務項目近日順利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大氣污染源普查是大氣污染精準防控、精準治理、精準服務的基礎工程。”廊坊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廊坊將持續加大污染源普查力度,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學支撐。
早在前兩年,廊坊市環保部門就組織專家組深入了解廊坊的產業現狀,為企業提供政策投資咨詢、環保整改、產業升級等全鏈條服務。2017年,為258家企業量身定做了“廊坊市工業企業落實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一廠一策’公示牌”,并為多家企業提供了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李春元說,環保管控不是搞關停“一刀切”,而是要通過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標準,引導推動企業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實現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為城市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今年,廊坊市出臺了《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企業深度治理專項工作方案》,對VOCs排放企業實施“白灰黑”名單分類管理。“白名單”企業在夏秋季錯峰生產管控時正常生產,“灰名單”企業錯峰生產,“黑名單”企業嚴格停產,從而避免錯峰生產和應急管控“一刀切”。
同時,廊坊市正在研究制定更加科學細化的舉措,以鋼鐵、玻璃棉、巖棉、平板玻璃、陶瓷、有色金屬鑄造等行業為重點行業,開展秋冬季差異化限停產分類管控,科學制定差別化的停限產措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