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年全球氣候損失達6500億美元 未來情況可能更糟糕!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日前發布報告指出,過去3年,全球范圍內,氣候災難造成的損失高達6500億美元,不管是短期的破壞程度,還是長期的氣候結構變化,都在給全球經濟帶來不容小覷的威脅和風險。
氣候損失日漸加劇
報告指出:“650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25%以上。其中,北美地區‘貢獻’了4150億美元,占比達2/3,相當于該地區GDP的0.66%;亞洲地區‘貢獻’了1800億美元,相當于該地區GDP的0.24%。
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師MarkSavino、JessicaAlsford和VictoriaIrving指出,氣候變化短期內可能會對農業、石油和天然氣等十幾個行業造成負面影響,只有資本品、家居裝修零售、住宿和建筑機械這4個行業不會出現較大影響。
美國CNBC新聞網援引一個由世界頂級氣候科學家組成的聯合小組的預測數據顯示,未來情況可能更糟糕,到2040年氣候變暖或將給全球帶來高達54萬億美元的損失。
英國基督教援助協會全球氣候專家KatKramer表示:“僅2018年,因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損失至少高達1000億美元。”除了美國、加勒比和中美洲部分地區經歷的颶風災難,日本30年來最嚴重洪災、歐洲旱災等也是去年與氣候有關的損失十分慘重的災難。
美經濟沖擊最明顯
美國顯然是受到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重災區”。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國墨西哥灣和東海岸是全球承受海平面上升以及惡劣天氣事件的最大風險地區之一。過去3年,包括颶風、野火在內的與氣候有關的災害,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2月第二周發布全球年度分析報告稱,2018年美國總計經歷了14次天氣和氣候災害,損失規模達到910億美元,2018年成為自1980年以來美國遭遇的自然災害成本“第四高”的一年。氣候變化正給美國的農業、能源、土地、水資源和民眾健康等多個方面帶來損害。
雖然特朗普政府始終對氣候變化危機表示懷疑,但美國輿論普遍不避談這一問題,美國國會更是要求每4年對《國家氣候評估》報告進行一次評估。去年11月第四份《國家氣候評估》出爐,報告中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將在本世紀給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到本世紀末,某些產業部門的年損失預計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超過美國很多州當前的GDP。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眾議員AlexandriaOcasio-Cortez日前提出的“綠色新政”決議,再次將美國必須直面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威脅提上日程。
《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綠色新政”在描述氣候變化負面影響方面毫不留情,稱到2011年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摧毀多達5000億美元的美國海濱房產。雖然這只是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而非立法,但如果成功仍然可以作為美國未來氣候立法的藍圖。
據了解,“綠色新政”決議的既定目標是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實現零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保持清潔的空氣和水,并解決日益嚴重的收入不平等問題。為實現這一目標,該決議要求進行為期10年的動員,將電網從化石燃料轉向太陽能和風能,同時對國家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如轉向電動汽車等。
地球變暖已成“近憂”
更讓人擔憂的是,地球變暖似乎即將變成“常態”。多家機構不約而同地指出,2018年是地球有觀測記錄以來第四個最熱年份,盡管并未創下最熱紀錄,但這只是短期自然變化,整體上仍和全球變暖的長期趨勢保持一致。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伯克利地球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是14.96攝氏度,比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77攝氏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6攝氏度。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雖然低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但高于2015年之前有觀測記錄的所有年份,最早的觀測記錄始于1850年。2016年仍然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美國航空航天局、NOAA、英國氣象局等機構在2018年氣溫排名上與伯克利地球一致。越來越多的氣候專家認為,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加速顯現,地球將經歷更極端、更災難性的天氣。
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的一份氣候科學報告指出,隨著南極和北極的冰蓋繼續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多、更嚴重。《華盛頓郵報》2月13日援引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最新報告稱,過去4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4年,接下來的5年也將“異常溫暖”,甚至可能打破2016年的最熱紀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